中国政府网     黑龙江省政府     双鸭山市政府

首页 饶河书籍 正文 《原始森林的植树者》第六辑 谏呈与论文

《原始森林的植树者》第六辑 谏呈与论文

来源:信息中心 作者:姚中晋 发布时间:2017-09-01 访问次数:1379 责任录入:sysrhx


从乌苏里江沿岸的开发看完达山那丹哈达拉岭山区和三江平原的前途
———试论利用与保护资源

自从沙俄侵略我黑龙江以北和乌苏里江以东地区之后,三江平原和完达山区就成为我国东北的边塞之地,这里一向人烟稀少,森林茂密,草原无边,泡沼广布,因此,它不仅以盛产木材著称,又有鱼仓谷囤之誉,自五十年代中期,大规模开发以来,二十多年来充分显示出了这一地区的富庶和丰饶,它现今已成为我国重要粮食和木材生产基地。
但是,如何合理开发三江平原和完达山区,怎样合理利用和精心爱护这里的自然资源,是每个开发者和建设者们必须首先确立的基本观点和宗旨,乌苏里江西岸,地处完达山区和三江平原之间,森林、草原、江河、泡沼……应有尽有,是自然资源最为富庶的地区,本人在此地生活了四十多年,根据长期的实践观察,觉得合理的开发资源和认真地保护自然资源,乃是能否真正地使完达山区和三江平原长久地建设成为一个富庶之区,还是化成一个贫瘠之区的关键。
乌苏里江沿岸我国境内共有虎林、饶河,抚远三个县份,总面积二万五千多平方公里。仅以饶河县为例共有面积近七千平方公里,东部滨乌苏里江一百二十八公里,南以外七里沁河与虎林相邻,西以里七里沁河与宝清为界,完达山东北支脉那丹哈达拉岭绵亘于县的中部,挠力河横贯其间,北部以别拉洪河同富锦、同江、抚远接壤,这里原有的地形地貌,在未有大规模开发之前的一九五五年,森林面积(包括平地中的散生林)约四十五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百分之六十五以上,木材总蓄积量达五千多万立方米之多,除了山上长树、平野之间,江河两岸,只要不是长期存水的沼泽地,到处都是广布着森林,除了木材之外,各种土特产品,诸如鹿茸、虎骨、熊胆、野猪、狍子、元皮、水獭,更有大宗出产,仅据一九五三年统计,上述各种皮张年产达一万多张,猎虎十二只之多。由于到处分布着森林草原,更是养蜂的极好处所。一九五五年在全县仅有一万人口,资源远没有很好利用的情况下,养蜂二千六百多箱,平均每户一箱蜜蜂,年产蜂蜜二十八万多斤。蕨菜、薇菜、木耳、猴头、松籽到处都是,各种常用野生药用植物二百多种。鱼产资源根据不完全统计,一九五五年淡水鱼产及大马哈鱼总产达五百万斤之多,差不多等于现今新安江水库鱼产量的一倍半。为什么鱼产这样多呢就是沿乌苏里江各支流河道,尤其是挠力河、别拉洪河沿岸,全是一片沼泽草原,河道逶曲弯转,港汊歧流多,是鱼类生存繁殖的极好场所,大批鱼群,夏季在沼泽港汊里交尾产卵,生长繁殖,冬季洄游到江里越冬,沼泽多,水草多,饲料丰富,不但鱼产多,而且体肥味美,一九五八年前仅西风嘴子一处鱼梁子,年产冻鱼达八十万斤之多,一八六O年西丰(原八五九农场八分场)一地即产鲫鱼一千八百多吨。这些大好的自然资源,当然在一九五五年之前由于人口特少,不可能得到充分的开发与利用,自从一九五六年密虎宝饶及三江平原大规模开发以来,二十多年来,本县共开发土地达二百万亩之多,粮食产量年达二十多万吨以上,人口由一九五六年一万二千人上升到十三万以上,这个变化是无可非议的,在祖国的伟大的社会主义四化建设中,越来越显示出它的巨大贡献,但是由于开发和建设的盲目性,不注意对自然资源的保护,只图利用,不想爱护,或者是居民点过密———布局不合理,过多的开发与利用,对自然资源造成了严重的毁坏,破坏了自然生态的平衡,常此下去,不但不能为人民造福,反而会带来无穷的灾患,仅就几个方面的实际现状,就说明了它的严重性。
一、由于盲目的开荒,对江河两岸的植物造成了过度的破坏,使水源枯竭,水土流失相当严重。挠力河是饶河县沿乌苏里江最大的一条支流,沿河两岸,全是一片低平的沼泽草原,蓄积了大量的水源,由于上游宝清、富锦县一带的无限制开荒,河流水量逐年下降,自一九七O年以来,连年枯水,使原有密如蛛网的港汊、泡沼、歧流频频干枯,蜕变成低平的草塘,沿挠力河流域的莎草科沼薹草(乌拉草)自一九七五年以来已基本绝迹,从里七里沁河口到挠力河口逶曲弯转达五百华里之遥,原有面积在四平方公里以上的泡沼有七处,如西丰以北的菱角湾,小根菜嘴子以东的菖蒲湾,西风嘴子以东的鲤鱼湾、黑鱼泡,鲫鱼泡等等。六十年代初,积水面积都在四平方公里以上,都是鱼群繁殖和菱角,茭白、莲藕的产地,到七十年代中期已全部枯干,有的变为草塘,大部分全垦成农田,沿别拉洪河,挠力河、大班河及大带河,内、外七里沁河流域分布着芦苇有十多万亩,随着水域的退缩和枯竭,目前芦苇基本绝迹,所剩零星苇塘加在一起不足一万亩,而且长势越来越低矮瘦小。
二、由于水源的枯竭,鱼类没有产卵和栖息觅饵的场所,鱼产量明显下降,六十年代末期全县鱼总产量年平均在三百万斤到四百八十万斤之间,而七十年代末期总数不到七十万斤,同时,随着人口的增多。无限制地乱捕乱捞,用炸药炸鱼,密眼网下江下河,使鱼源连年减少,鱼产量更进一步跌落,以致向着灭绝的境地演进。
三、由于盲目无限制的开荒,盲目无根据地水利施工。造成了严重的水土流失,饶河境内一百二十八公里的江岸线,一九六五年普查,有一百公里属于陡岸,年冲蚀宽达四米之多,每年塌陷江岸土地面积三十多公顷,由于排水工程的无计划和缺乏全面考虑,自一九五九年以来,直接排入大江的干道达十余条之多,由于排水道入江口岸的冲蚀切削,使江岸冲蚀量扩展了百分之五十以上,年冲蚀量增加到近五十公顷,如王家店至杜家河口段,大班河口段。西通段,阿布胶河口段,都由于排水渠道直插入江流造成大量的江岸切削和冲坍,水土流失十分严重。内地江河的水土冲蚀,土被冲走,但仍不失为国土,而作为国境河流———乌苏里江流域的水土流失则是送之国门之外,为外人所高兴的事情。别拉洪河的改道工程,便是一个严重的盲目举措,本来别拉洪河两岸土地已经开发大部,剩余的草原和低湿地,通过逐步整理,有的可以开垦起来,沿河一带适当宽度内应该保持下来,但是,别拉洪河的改道工程实施后,原有河道,仍然是积水。而新开的河道,究竟有多大的益处呢除了破坏近两万亩上好的良田,送给异国大量泥土之外,别无其他。由于盲目地开垦土地,造成水土流失,使挠力河口注入乌苏里江的交汇处,淤土连年累积成岛,迫使河口淤塞上提,鱼群无法洄游。
四,饶河县境内及饶富,饶同、饶抚边境地带及挠力河、乌苏里江、别拉洪,内、外七里沁河流域,分布着我国新发现的大好蜜源植物———毛水苏达六万亩之多,经过实践证明,每亩纯毛水苏可容纳蜂群四至五箱,每箱年平均收蜜二百六十斤以上,经过科学界实地测定,一亩毛水苏丰收年可收蜜八百至一千斤之多,相当于十亩大豆田的产值,这样的大好资源是保护起来,还是垦成农田呢省地县三级都谈其重要,并召开了养蜂现场会议。但是。一说重要(一九七八),一面盲目地下达开荒指标,大量下拨开荒奖励费。奖励机械、汽车,无计划地增设居民点,农民为了获取机械和奖励,哪有荒哪开,仅一九七九年到八O年二年之中即毁垦了毛水苏四万多亩(包括农场),到目前所剩的毛水苏草塘不足一万亩之数,而且开荒直开到大河陡岸之滨,根本无人考虑水土保持。
五、由于无限制地开荒建点,使大面积的森林,遭到越来越大的破坏,在饶河县境内,二十五年中,毁掉的森林面积达十万公顷以上。森林覆盖率由65%下降到不足百分之五十,毁坏的这些林地,除了垦成农田,建成村屯及居民点烧用破坏之外,再就是因林区增加了居民,火源增多。连年的山火为害而退变成荒山荒地,同时,由于无计划地向林区引进人口,乱砍滥伐,盗伐木材之风盛行,七十年代初期,全县到处都分布着子椴,糠椴等蜜源树种,由于林区及森林边缘引进过多的人口,不仅一般树木遭到破坏,而且由于建房做门窗料、割菜墩、伐树养冻蘑,使居民点周围五六里路之内的林地内连胸径十公分以上的椴树几乎绝迹(如西丰、庆丰、(今三人班)西林子等乡镇),因此,在这些地区内造成了养蜂椴树蜜源的枯竭,很多原来以产椴树蜜驰名的生产队,现在采收椴蜜已成为不可能,有的不得不向外卖蜂群,由于盲目的引进人口,无目的地在森林区建点,现在全县每年毁掉的森林面积在七千至一万亩之间,同时,林区生产队毁林搞副业,剥白桦皮引火,剥黄檗罗树皮卖药,伐鲜杨树采寄生……其例举不胜举,很多薇菜、蕨菜产地,也由于土地开发而使产量告吹。
六、由于林区的毁林开荒,滥肆破坏资源,乱扑乱猎野兽的现象成风,现在这里的东北虎已基本绝迹,鹿在大量减少,在邻近乌苏里江的苇子沟一带,过去沿江全是一片茂密的森林,经常从对岸(苏联)苏穆罗山窜过来大批虎熊鹿猪等野兽,由于外七里沁河口一带树木伐光,开成了农田,建立了居民区,人迹往来频繁,使对岸的野兽无法西进,这都是自拒财富于国门之外不利于自己的做法,真是令人遗憾之至。
七,由于向林区引进大量人口,使火源增大,山火连年增加,危害程度加大,如在深山区太平沟口新建立的杏树村(一九七四年建),一九七六年春因进山拾鹿角吸烟引起火灾,一次烧掉森林二十一万余亩,烧毁木材四十余万立方米,剩下的树木也都变成半死的枯立木,生长量大大下降,仅这一次火灾损失总值达五千余万元之巨,一九七七年秋,西丰公社山里屯在林区新开荒地烧树木梢头,清理场地,引起的火灾,火势蔓延长达四十公里,宽二十公里,烧毁森林面积近二百万亩,烧毁木材达三百万立方米,损失价值二亿多元,这是多么惨重的教训!是用任何手段无可报偿的损失。
过去这里的所有河流两旁全是葱茏茂密的树林所遮覆,大雨之中,江河水流仍然清澈如初,而近年来,由于人口的增多,某些居民点的盲目增设,很多河流两旁已伐成光秃,不注意河流两侧一定距离的植被保护,而且开荒有的直垦到河边,每当下雨,泥沙俱下,一片混浊,而且这种趋势越来越严重起来。
八、林区无限制地采伐,原有永幸以西国家规定为自然保护区,现在东方红林业局全面开发,连一片红松种子林地都没有确定下来,名曰采育兼顾,实则是吃大片肉,哪好伐哪,推光头,仅二十年的时间,在全县木材总蓄积量由过去五千万立米减少到三千五百万立米,剩下一千多万立米哪去了呢国家累计采伐不到五百万立米,其余的除了山火烧毁,就是滥烧滥用,盗伐盗用,砍伐困山,腐朽浪费……每年全县总数不下三十万立米之多, (包括森工、农场、部队),如此下去,再过了几十年之后,面对一江之隔的苏联锡赫特山脉仍然是红松广布森林如海,而我国要在此地进行原始地被考察都将成为不可能———因为沿乌苏里江边境地带的原始森林全部被伐光,草地被垦光,国家一再提倡按科学办事,如此盲目干下去,岂不是让邻国笑掉大牙
以上仅是饶河县的例子,抚远、虎林二县也莫不如此。抚远全境,本世纪五十年代,百分之五十的地面全被山杨、白桦林所覆盖,仅十几年的时间,林地削减一半以上。……凡此种种,针对以上情况,如何对待此地的自然资源,这是一个很值得慎重思考的问题,但是,现在从中央到省、地、县各级农业部门。不去调查几十年开发所造成的现状,一味地追求开荒,开发三江平原究竟以什么为标准呢是以世界先进国家做到林、田、牧各三分之一,还是以我国黄土高原做标准去开发呢?如是以先进国家农、林、牧三者兼顾,考虑边疆不同于内地,开发当然重要,而水土保持,自然资源的保护更为重要,要从长远观点出发,不能只顾眼前,不顾长远,要全面考查,通盘布局,能开多少开多少,需要保护的森林和草原或河岸边,要先用法律形式确定下来,不是哪有哪开,你不开,我抢着开,或偷着开,更不能破坏森林去开垦土地,不能破坏应该保护的草场和江河两侧一定限度之内的地被去开垦,现在的情况是什么国家(省、地、县)对此地根本没有首先去全面科学考查分析,一味地奖励开荒,只认准抓粮食,而不顾其它他,口里说是保护资源,实际是一点也不顾,正因如此,一些公社生产队和农场,为了多开一亩荒原,得到国家45元奖金和机械设备,不择手段的大肆毁林开荒,以饶河县而论,每年毁林开荒的面积最多时达一万亩以上,少则也是五六千亩。国家一面又投资造林,而另一面又毁林开荒。这种得不偿失的举动究竟是为了什么呢怎样对待自然资源呢我的理解是:资者财也,源者泉也,自然资源本身就是生长财富的源泉,是否只有将它开垦成农田才是对国家做贡献,而天然的森林、芦苇、小叶章草塘,毛水苏草塘、蕨薇坡,药源地……都成了被剔除的废物呢否,我想应该算一算账,用事实说明问题。
自一九五六年至一九八O年二十五年间,全县森林覆盖率下降了百分之十五以上,总数达十万零五千公顷(1,575.000亩)以每亩年增长率0.7立米,年增长木材为1,074.500立米,加上三百万斤鱼产,五万亩毛水苏草塘最低可容纳五万群蜜蜂,蜜产年可达一百万斤以上。此外,木耳,蘑菇、兽类、皮张、药材的产量不下一百万元,总计年产值可达一亿零三百万元,加上农业的合理开发二百五十万亩,三十万吨粮食,总值可达三亿多元,但是,只顾开发农田,不注意对于森林、草原、药源、水域资源的保护,即是再开上一百万亩,增产十万吨粮食,增加四千万元产值,而其所造成的损害,不下于其所产值的一倍至几倍,这是多么豁不来和得不偿失的举动啊!二十年采的艰苦开荒,创造了年产二十万吨粮食,不过八千万元的收入,不及一动未动保护好一百多万亩森林不受损害年木材增长的产值(前边已述过,价值一亿元)的百分之八十,由此可见,保护资源,其意义有多么重要!尤其做为领导机关,对于每一个举措,必须周密考虑,慎审处置,一成现实,便悔之无及,乃至遗害无穷,为此,依我个人的愚见,在三江平原上(全省也莫不如此)进行开发,不能再过多地提倡开荒了,首先对现有的山林那怕是已破坏了的荒山秃岭,也应提倡封护起来,实行封山育林措施,使其恢复成林;大江大河两岸最低要有一公里以上的禁垦区,中小河流两旁、泡沼四周要有一百至二百米的保护区,严禁开垦;现有芦苇荡、毛水苏草塘、小叶章草原,菱角湾……都应切实加以保护,坚决禁止开垦,已经不合理的开发了的,要限定时间还林还苇还草还牧;对现有水域一律实行封禁,严禁乱捕滥捞,严禁插三以下的细眼网下江下河,认真贯彻执行鱼类繁殖期禁捕和《水产保护条例》;与苏联隔岸相望的完达山(那丹哈达拉岭)原有自然保护区必须立即恢复;天然红松种子林区必须划定,实行认真地管护;林间谷地坡地蕨薇塘,低洼地带的苇荡,药源地,不论任何理由,任何部门一一包括森工林业本身,坚决不准开垦破坏;沿乌苏里江一公里以内的草木必须实行封禁;对于排干水利工程一律不准直插江道,要使排水渠道顺通到沿江支流而后再转流入江,对原有不合理的排水渠道直插入江造成严重水土流失的地段,要通过实地调查,一律改正过来,不论农场和人民公社生产队都要保持其耕地面积二分之一数量的草地,不足耕地面积二分之一的荒原一律不准开垦。
对森林区,要有一定宽度的隔离带,坚决不准向林区过多的引进人口,事实证明:盲目的向林区引进人口,就等于对森林的劫洗,即是林间有一定的荒原,为保全森林资源起见,不开即是少打些粮食,从长远、从大处着眼,也是豁得来的,这是舍小利而取大利,反之,舍本取末,得到的教训是深重的,多少原始林区最后化为穷山恶水的例子,不可胜举。但从保护森林,从杜绝火源也是不可忽视的。否则,到林区开垦土地,引进居民点造成的损害将是十倍乃至百倍千倍与其所得,是任何手段都无法挽回的,有覆车在前,不可不鉴也。
只有这样,完达山一一那丹哈达拉岭山区一一三江平原才能越建设越加富饶美丽。否则,一味地追求开荒,也不管剩有多少荒原,乱垦滥开,只顾眼前小利,而不看给国家造成的巨大危害和现在还看不出来的隐患,将是多么得不偿失的啊!一切从现实出发,按科学办事,才是我们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正确途径,领导者本身,尤其是省、地、县三级领导,对此必须慎思之,细虑之。如不慎审掂掇,其后果将是不堪设想的,不能满足于一时多打一些粮食,要知道盲目地无限制的开荒。过量的开垦,将是制造酿成各种自然灾害的源薮,第二个穷山恶水的黄土高原在这里并不是不能出现的,只不过是时间来得早晚罢了,到那时,大量的水土流失,承当出卖祖国领土的罪名,将是无可推卸的,为我们的伟大祖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前途计,为四化计,慎之哉!以上是个人的一孔之见,有待于上级领导和科学界人士批评指正。

一九八O年十月十一日

附:黑龙江省自然资源开发与农业区划办公室覆信


姚中山晋同志:
省信访办转来你给国务院关于《从饶河的开发看完达山和三江平原的前途》材料。你提出的三江平原开发保护利用意见很宝贵。
国家和省里对三江平原开发利用,加速商品粮基地建设很重视。前年九月份省里组织力量对三江平原地区进行了多学科大规模的农业资源调查,并在调查的基础上又进行了综合农业区划。全面评价了农业资源的有利条件,不利因素,开发利用中的经验教训,以及今后农业发展的方向途径。继全区农业资源调查和农业区划之后,现在三江平原地区各县(包括饶河县)的县级农业资源调查和区划工作也正在进行。
在农业资源调查和农业区划的基础上,还要进一步制定开发建设的具体规划,组织力量进行综合开发治理,其目的在于建成一个以商品粮为重点的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的现代化的农业基地。这样,农业资源会得到很好的开发和保护利用,使生态环境得到改善。
现在随信寄去《黑龙江省三江平原地区综合农业区划报告》材料,供你参阅。

黑龙江省农业区划办公室
一九八一年六月十二日




保护原生地被是发展我国动植物资源的根本

(一九八二年十一月二十八日———十二月四日参加南京中国国土经济学与中国地理学联合召开的学术讨论会上发表的论文之一)

在我们祖国广阔的土地上,万千年前,哪里不是丛林旷野的天然植物园又何处不是鹿豕狉狉莺鸣鸟啭的动物园由于几千年来人类的生存活动盲目破坏的结果,所剩下来的原始自然地被,已经是微乎其微了,尤其是在中国,原始自然地被占国土面积不过百分之十几(沙漠及不毛的山区除外)。大部分地区,人们不知道原始自然地被为何物,更谈不上了解它的用途和存在的意义了。人们只知道按照自己的需要在田野上种稻种麦种瓜种菜;按照自己的需要养马牛羊鸡犬豕,他们也根本没去联思,在他们居住的屋宇地上,几千年或几百几十年前曾经是古木参天,万卉竞艳的丛林;他们站立的足下,曾经踏遍了獐狍野鹿的蹄印……人类就是靠这个摇篮而哺育长大起来的,不知道大自然界,自然地被对人类还将起着哺育生养的伟大作用,长时期的封建统治,人民受不到科学文化的教育,缺乏科学知识,谈不上对自然的了解。解放以后,虽然国家大力提倡绿化祖国,植树造林,保护牧场草原,但由于自领导机关到一般民众缺乏对天然地被存在意义的认识,因而在对待原始地被的保护上,没有引起足够重视,虽然国家强调植树造林,加强水土保持工作, 三十多年来,也确实造了许许多多的树木,林木覆盖率由百分之九扩大到百分之十三,也确实采取了一些水土保持措施,筑堤累坝,退耕还林、禁止陡坡开荒等等;但这决不等于保护与发展了原始地被。
原始地被是什么呢我这里主要指的是森林(当然也包括天然的草野),人们对森林的定义,一般都理解为木材生产的基地,我想,这种理解,仅仅对了一半,森林主要产品是木材,这是对的。但是,如呆把森林单纯理解为木材的生产基地,他就必然要陷于片面性的错误。因为,森林的真正意义(包括原始草野),应该理解为它是多种资源的宝库。只有这样,他才能正确地认识森林,认识原始地被对人类的生存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全国自南而北,自西而东,每一片森林或草野都是一个较大的植物群落———或称群体(一条山脉或一个盆地),而每一个植物群落,都有几百到几千种木本或草本植物,这上千百种植物中,既有高入云天的乔木———它是木材的生产基地,又有各种灌木藤条,野生油果或水果等……用于工业原料人类食用或家畜家禽食用,更多的还是各种药材的蕃生地,正因为原始地被它包含着多种植物资源,因而它的茎叶、花穗、果实、种子,又招引和养育着各种食性的鸟类和兽类,如熊猫嗜食竹叶,它只能在生长竹子的林区里生存繁衍;茶腹币鸟靠吃红松种子和禾谷类度日,因而它只能在红松等树林里生存;獐狍野鹿喜食栎、榆、胡枝子等树枝树叶和蕨类杂草,因而它们便多生活在杨柞桦林里和蕨薇塘及小叶章、五花草甸子里,野猪,獾子黑熊等,喜食松籽橡实榛子核桃山梨等野果,因而它便活动在这样的原始林区,即是山果歉收野猪又会以木贼草度荒充饥,獾子刺猬靠吃蜗牛玉竹根及各种树实过活……正由于这些鸟兽,各有自己的食物选择,才又组合成某个地区的动物群的整体。也正由于这些鸟兽的生存繁衍,而以肉食为生的鹰鸢狼熊虎豹、猞猁、狐狸等动物,才有生存活动余地。这就构成了自然生态的平衡。
但是,长期以来,各级行政部门,不去认识原始地被对维护自然生态平衡的重要性,只是一味地按人类自然选择和需求去植树去牧畜,他们对待原始自然地被,不论是森林或草原,尤其是当森林被伐光或大部分伐掉之后,不是采取封禁养护的政策,对这片被采伐的迹地视为无用的废物,更有的将大片的天然次生林以所谓改变林相为名,将原有植物全部剃除卖出,做了用材或燃料,而后全部栽植经过人工选育的树种,三十年来,我国自南而北毁灭的天然地被面积数达几亿亩之多,天然草野,不去分析它原生着什么植物,有多高的经济价值,斟酌其用项进行封护和培育,而是一味地追求开垦,仿佛只有开垦成农田,生长出粮食,才能算是财富(当然,适量的开垦还是应该的,这里谈的是过量的垦殖),不理解它本身就是生长财富的源泉,近三十年来,毁掉有用的草原也有几千万亩之多。从全国的情况看,盲目无止境地破坏与毁灭天然地被的情形仍在发展中。
按理说,植树造林本身就是维护自然生态,相反,我们的这种造林法,毋宁说是在破坏自然生态:开垦土地,也是首先考虑不破坏自然生态平衡为原则,由于我们受人口过密过量开发习惯影响,认为凡是草莽不开垦成农田便是对土地的极大浪费,对荒坡草地必须开光垦尽而后止,因此开发荒地过程中,无人去顾及有无损害自然生态的平衡,有些拓荒者也根本不晓得什么是自然生态,因而也就更提不上保护。故此,几十年来,我们开发农业林业牧业副业渔业各方面,虽然取得一定成绩,但在维护自然生态平衡方面,因为欠缺充分的考虑,也造成了相当的损失。
我不反对在秃山荒地或退耕还林地上以及四旁绿化、农田防护时栽植一些经过人工长期选择的优良树种,如南方栽植杉木,北方栽植樟子松、落叶松、快杨等。但是,人工四旁栽植树木,农田防护,绝对代替不了原生地被,因为人工栽树,它只能是培养某一种木材的后备资源,而绝对不是创造多种资源的宝库。常此下去,即是我国绿色覆盖率增加到百分之五十,那只能说我国的木材生产基地增加了,而不能说明多种资源的扩大。因此,自上而下,能否引起对于天然地被的保护的重要意义的认识,是决定我国自然生态能否维持平衡和农林牧副渔各业能否顺利健康的发展的关键。
当前,破坏原生地被的举动之所以蔓延扩大,遍及祖国南北各地,其根源就在于农林建设者们,对于原始地被存在的重要作用及其发展变化的自然规律认识不清,因而在治山治水治坡和绿化过程中,不能按照科学规律办事,而表现为盲干。
我亲眼看到在江西进贤和九江一带,为了栽植杉木,他们不是维持原有地被,照按一定的距离去整地刨穴植树,在树苗的穴位上,芟除原有地被物,其他地方原生地被一律不动,待树木长大了,而原生的各种植物也随之发展起来,这对树木的生长,庇荫保水保土都是有好处的。相反不是这样,而是将原有地被———包括植物宿根一概刨除打净运回家去做了烧柴,像翻垦农田一样的细作刨穴植杉。这样做,不仅对水土保持不利,虽然树木可能生长快些,但是它种植物资源毁灭了。在东北、吉林、黑龙江,由于历史长期盲目破坏的结果,很多原有生长树木的山林变成了光秃,现在农村公社生产队在村旁荒山荒地上栽植一些生长快材质好的树种也未常不可, 但做为国营林业部门,对原有的天然地被———自然林,不采取封山育林的政策,而是一律采取改造的政策,将原有的杨柞桦榆椴等树木全部剃光,而后栽植纯一的樟子松和落叶松,当新栽植的幼树长到一、二米高时,又对原生宿根萌发出来的树木幼苗(就是长得再笔直茂盛也罢)进行一次全面大劫洗,不把原生地被消灭净尽,誓不罢休,名之曰“人工林解放”,即所栽树受原生树欺压,将其斩伐除根,以此促进人工栽植树木的生长,故谓之“解放”,仅以黑龙江省为例,近二十年来,采取这种所谓改变林相的作法而毁掉的原有的天然林地远在一亿亩以上。有的原有地被破坏了,而引进新栽的树种还没有很好的成长起来,有的地方,还不适应引进树种的生长,不是生病,便是因根浅干枯而死,一九八二年夏季大旱,凡本地原来不生长落叶松的地方而引植的落叶松,小到一米多高,大到六七米高的,因干旱而枯死的达三分之一以上,很多地方,原生树木伐成光秃,引进树也长不起来,多种资源遭了灭绝性的破坏。
我国天然地被遭受破坏的另一原因,是无限度的开荒所造成的恶果,这又牵扯到人口密度过大,即是政府有令封禁,也是无济于事,我国华北华东及东北南部之所以造成天然地被的毁灭,主要是这个原因。这是历史演变过程中所造成的无可挽回的现实。但是问题的关键,是对新开发的原始地被区,为了木材,毫无顾及地砍伐森林;为了粮食,无限制的开荒垦地,向林区大量引进人口,过多的布设居民点,乱砍滥伐,毁林开荒,毁林搞副业,使天然地被及木材资源,蒙受到巨大的损失,以黑龙江省为例,近十几年来,由于盲目地向林区引进人口,特别是珍宝岛事件后,以战备为名,向林区内布设了许多居民点,名曰“建设”,实则是图谋盗伐木材,掠夺资源,造成对森林资源和原始地被的破坏是相当严重的,穆棱县大观岭到代马沟一带,五十年代还是莽莽丛林,文化大革命以来,毁林开荒到山顶;林口县解放初期,到处都是原生自然地被,只二十年的时间,以改造林相为由,加以引进山区大量人口,原有天然林几乎砍伐一空。东部那丹哈达拉岭山区的饶河、虎林等县,由于不适当地在林区毁林建村,毁林开荒,乱砍滥伐及毁林搞副业,森林火灾等破坏的天然林地不下六十万亩。很多地方,原是椴花蜜产区,建村不到十年,直径二十公分以上的椴树全被伐光。这些地方椴树蜜绝产了。为了卖黄柏,漫山的黄檗罗树皮被扒光了;桦树胸部以下的栓皮层全被扒光做引火燃料,成片的白桦林腐枯折倒病死。为了采寄生(冻青),成片的山杨林被砍伐得破烂不堪。有的村子,仅是采冬青而毁掉的粗壮大杨树竟达上千立方米,倒卧在林中……据调查,在林内建村,仅十几年的时间,周围五公里以内的原始森林,连垦带用带烧及滥肆破坏、全部挥霍一空。建一个村子,少则一万亩,多则二万亩林地被毁坏殆尽。算了一个帐,一个村,几十户人家破坏的树木,每个劳力,每月按六十元薪金开发,、国家包养起来也用不完,而现在这些林区新建村屯的所谓建设,其对国家所做的贡献,远没有他们所造成的破坏的百分之几。破坏原生地被,不仅仅来自于广大农村群众,而国营农林部门,无限制的开垦,无限制的砍伐森林,盲目的千篇一律地搞所谓改变林相,毁林开荒,毁灭原生地被,栽单一树种等,对原始天然地被的破坏程度,更是严重得很。
黑龙江省一九五八年以来,只图形式,不求实效以建设所谓“塞北变江南”为名,开展养柞蚕,毁掉天然幼壮柞桦林数达七百多万亩,不仅毁坏了森林,破坏了自然生态和多种资源,且有碍水土保持,其所得收益,不及封山育林所得收入的三分之一。是一种得不偿失的盲举,长期以来,无人认真总结和制止,有的地方以养蚕为名,山砍光了,蚕也没养起来。
上述这一切毁坏自然资源,毁灭天然地被的举动,归根结底,是来源于盲目性的对自然规律的无知。天然地被———森林毁灭了,森林里的资源特产毁灭了。赖以生存的鸟兽绝迹了,野猪狍子等杂食性动物不见了,要保护东北虎等肉食性动物岂不成了空谈。蜜源毁灭了,养蜂岂不成了空谈!不注意保护天然原生地被,全赖人工栽树,木材是可以得到扩充,但多种药材特产能够随之扩大吗虽然某些药材是可以人工栽培,而生态失去了平衡,各种鸟兽鳞介虫豸等物种绝灭了,岂是能够再生长出来!如果南方山上只让它生长衫树,华北只长泡桐,东北只长落叶松樟子松或快杨,而无其他树种及多种植物群体的配合,各种原来栖息在林中的不同食性的鸟兽能够繁衍生存吗野猪、狍子、鹿、虎……等野兽能够靠吃杉树、泡桐、落叶松种子过活吗很明显,保护原生地被,意义是十分重要的,何况我国原生地被已寥寥无几。加强保护,就更为重要。因为一株树木砍掉可以重新栽上,一个数以万千计的动植物群体毁灭了,要想再恢复起来,是十分艰难而做不到的事情。为此我建议:今后农林部门,在开发森林原野的时候,首先考虑的就应该是从保护自然生态出发,要在不过多伤害原生地被的前提下进行。国家应该颁布出保护原生地被法。一切部门,在原生地被上增添设施或从事开发,都要受这项法律约束。要知道,我们的国家天然地被对于我国人民的生存和经济开发,不是多了,而是少得可怜。要像保护眼珠一样去珍爱它们。须知,单纯的植树植草,并不能保持生态的平衡和扩大多种资源,只有保护与扩大原生地被(包括在原生地被上植树植草),才是维持生态平衡扩大多种资源的唯一途径。农林种植,允许按照人们的选择,引种原来不生长的种类,但是,要确立相信大自然的安排是天然合理的,依照本地的自然气候,土壤、雨量、地理条件,生长什么,不长什么,都要遵从这块土地本身的选择。这就是要进行人工长期的栽培试验,决不能主观盲目地推广。同时,大量生长的还应该以土地原生的品类为主导,引进种类为辅,一九八二年夏季,黑龙江东部特大干旱,但是生长在高山顶上的原生树种无一枯死者,而引进的落叶松,不用说是高陡的山坡,就是平地也枯死大部。什么原因这就是大自然经过几亿年自然选择的结果。因为依据自然条件,落叶松根系太浅,不适宜在这些地区生长。由此证明,林业部门近二十年来,对这一地区原生的杨柞桦椴等树种采取一律灭除政策,而代之以樟子松、落叶松的做法是违背自然规律的,其所得,无所偿其失。同时,在栽植引进树种的同时,对本地原生物种,应取遵从态度,允许间混,而不能劫洗,推行青一色。那种对待人工林里长出的原生树种进行所谓“解放”的措施,是一种违背科学的杀灭资源的错误举措,必须立即改变。南方那种全部删除原生地被而后进行人工植杉的做法,更是不能提倡的,再重复一遍:对森林的定义,应理解为多种资源的宝库,而不能单纯理解为木材的基地。同时应知道,我们现有的天然地被,是我国内陆江河主要水源涵养地和补给地,破坏自然地被,也是直接破坏了水源涵养,那种只顾眼前,不顾长远,只知其表,不察其里的片面性做法,长此下去,势必招致大自然的惩罚而无可挽回。
明代大药物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一书中标志人参主要产地为山西上党及辽东,几百年的时间过去了,现在山西上党人参影迹俱无,辽东也不见了,内地省分,由于天然地被的破坏,少到几十种,多达几百种原生植物灭绝了,随之而来的是动物群体的灭绝,而且直到现在,每年都有动植物种类在灭绝!水源涵养日益出现危机,难道这不都是活生生的现实吗有谁能说,只有人工选择的杉、泡桐、落叶松等是唯一可留存的树种;只有马牛羊鸡犬豕等才是唯一可保留的畜禽,而对于山野上原生的茫苍苍的千树万卉都是无用的废物,獐狍猪鹿熊虎野鸡鸿雁都是被淘汰的废物,要知道,单纯栽一些乔木并不算森林,只有乔木亚乔木,灌木藤条杂草的共同配合相生相随才构成了森林的整体,森林底层的灌木蕨薇杂草,对蓄水保土,保持空气湿润,保护树木免受日光炽晒,促进乔木生长起着巨大的作用。杨按松杉用于建筑,樟、柏、黄檗罗、胡桃楸、水曲柳等用于器具,黄蘑,椴树生侧耳菌,蒙古栎长木耳猴头,白桦长金钱菌,各有千秋,谁也不能取代,正是:“天生物种必有用,切莫暴殄任猖狂”。如果我们国家不注意加强对天然地被和动植物种的繁殖和保护,一任培养人工选择的单一树种或物种,持续下去,要不了多久,不仅将更加破坏自然生态的平衡,破坏水源涵养,而旦将导致动植物自然资源的枯竭,木材品类单一,使有些重要木材短缺,且失去来源;将直接影响我国四化建设的进行。对此必须有足够的估计,我所居处的饶河县,正是完达山东北支脉那丹哈达拉岭山区,是原始地被比较完好的地区,因而自然资源物产也是特别丰富的地方,这里不仅有红松、云杉,冷杉,有杨、柞、桦、水曲柳、黄檗罗、榆,槭、椴、柳等乔木亚乔木,有六十余种灌木,草本植物多达一千余种,森林里不仅有丰富的木材,而且还生长各种蘑菇、猴头、木耳、榛子、橡子、核桃、山葡萄、笃斯越桔、茶藨。猕猴桃、山梨、草莓等野生浆果等特产,林内草地上 生长着人参、贝母、五味子、龙胆草、延胡索、黄柏、苦参、升麻……二三百种药材,林间空地上还生长多种蕨类薇类野菜,到处都有蜜源,是有名的“蜜蜂之乡”,森林里并蓄有虎、豹、熊、猞猁、水獭、鹿,狍,野猪,狐、貉、鼬、紫貂等几十种野兽和各种野鸟山禽,江河泡沼又是鱼产胜地,这一切丰富的资源靠的是什么就是仰仗这里有丰富的天然地被一一它就是蕴藏各种珍贵资源特产的宝库。反之,在原生地被破坏殆尽的相邻的宝清、桦南、勃利等地,虽然人工林覆罩高达几十万亩到上百万亩,河南省鄢陵、山西省夏县等地人工植树造林再多,但它的天然地被破坏光了,人工林品种单一,资源也是单一的,由此可见,保护天然地被是多么重要的环节。因此、那种不研究自然规律,任凭主观盲干或靠长官意志去干那些得不偿失的事情,难道还允许继续下去吗
为了进一步珍重大自然的布设,国家要加强对原始自然地被的调查研究,考证各种动植物的生长习性与特点,进一步认识大自然的规律及原始地被物对人类生存,对工农业生产的关系和影响。除了国家规定的森林自然保护区,还应该划定草原、沼泽、湖泊、江滩等自然保护区以及鸟类生存繁殖保护区。每个省、地区及县都要划出一定范围的原始地被作为自然生态保护区,切忌向天然地被完好的自然保护区内或原始林区内引进人口,因向原生地被区引入人口,无疑是对森林及资源的劫洗。内地自然地被破坏殆尽的地区,要选择一定的地点,依照当地残存的零散的植物群落,建立小型的植物保护园,用以封护栽培本地原生的树、药、草、藤等物种,研究它们的生长规律及其经济效益,大面积人工造林,不但不能破坏原生地被,而且要使植树与原生物种同时相长,这样不仅使我国现有原始地被得到保护,而且天然地被遭受破坏了的地方,还能得到恢复与发展,如此,才是利用资源,保护与发展资源的唯一有效途径,才是维护自然生态平衡的唯一出路。

一九八二年十月二十七日初稿于镇江林场
一九八二年十一月十四日改定于 饶河


加强国境地带的水土保持工作是迫在眉睫的任务

(致陈雷省长及国务院的信。并一九八二年十一月二十八日参加南京国土经济学会学术讨论会论文之二)

我们国家,仅仅一百多年的时间,北部边疆被鲸吞被蚕食被肢裂去的土地不下三百七十万平方公里,到现在,足有三分之一的土地吞咽到俄国人的肚子里去了。世界上很少有像中国人这样不珍爱自己的国土和封疆的,以致造成不可收拾的地步。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来,我们在维护国家疆域安全,防止敌人的颠覆和破坏方面,做了许许多多的工作,各色帝国主义想任意宰割我们,不再是那么容易了。这一点是无可置疑的。但是,另一方面,我们在开发和边疆建设上,由于缺乏科学头脑,不能按照自然规律办事,任意地过量地砍伐森林,无限制地开垦荒地,向江河乱开排泄渠道,造成的水土流失是相当严重的。全国的情况,我不了解,就黑龙江省来说,尤其是黑松乌三江汇流地带本人还略知一二。据不完全统计,黑松乌三条江道,每年冲走的泥沙高达三千余万吨以上,最高可达四千万吨,沿江堤岸每年冲蚀掉的国土在六百至七百公顷之间(六至七平方公里),冲蚀最严重的地段,每年塌陷宽达四米以上,最严重的竟达六米以上。这一严重情势如不引起注意,采取有力措施,延缓塌陷速度,减少泥沙流失进程,积年日久势必有增无已,将达到不可收拾的地步。内地江河湖海沿岸的水土流失,有些只能是位置的上下移动,虽有损害,但它终究不失为国土,而边境地带的水土流失,它直接送入了他人之手。因此,我的看法,这个问题如不能引起足够的重视,无异于出卖国土(而且是无代价的奉送)。
造成以上这一严重情势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第一,在黑松乌三条江流域内的大小河流两侧过量的砍伐森林,盲目无限制地开垦荒地,是造成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本世纪初,东北曾流传这样一句民谚“铜帮铁底的松花江”,那时松花江沿岸及各支流,自然地被全完好无损,江河岸边,非草即木,因而水源涵养较好,明水期,江水水位也比较正常稳定,很少枯水,航行也比较畅通。但是仅仅四五十年的时间,由于流域内的原始森林大都砍伐一空,日伪时期厉害,解放后,我们的砍伐更为严重,哪有树上哪砍,尤其是向林区大量引进人口,不仅滥伐森林,而且毁林开荒十分严重。建国初期,由于乡村政权齐全,层层有人抓政策,六十年代以后,自省地县到公社生产队,只顾抓生产,很少有人过问政策法令。砍伐,林业部门说了算,不管江边、河边沟边,愿意咋砍就咋砍,种地由民,哪有荒地哪开,到现在江河岸边(特别是松花江沿岸),一切原生地被,全部被破坏一空,耕地直开到江边河边,更不要说支河道两旁,几乎全部翻了个儿。农业部门只想开荒要粮,不考虑由于过量的开发所造成的严重的水土流失,只图其利,不虑其弊,黑乌二江开发较晚一些,过去(五十年代),由于沿岸人烟稀少,天然地被完好,很少水土流失,或者说水土流失不严重,即使下大暴雨,而大小沟泉水流依然清澈见底。自从一九五八年大规模开发以来,由于缺乏水土保持措施,不注意对江河岸边原生地被的保护,特别密山至穆棱间的过量的开采与开垦,现在水土流失观象也日趋严重,每逢下雨,沟渠河道浑浊一片。乌苏里江的几条主要支河道,长时期以来,河口一直稳定不变,由于近二十年来沿岸土地过量的开垦,地被物的破坏,河道输沙量日增,有的使河口改道,泥沙淤塞航道,有的淤出新岛。如穆棱河,大带河、挠力河都是如此情形。挠力河入江河口,近百年来一直稳定在一个位置上不曾有变,由于上游的大量开发,仅二十四年的时间,河口以下冲起二华里长的两个大岛屿,而且河口改道,使挠力河以下至东安镇的航道全部淤塞,使航行不得不向外绕行,而且流失冲蚀现象仍在继续发展中。挠力河口以下的东安镇,一九五七年前可以直接向东看出二十华里远苏联谢列米切沃村的江岸边,仅仅二十多年,由于上流我岸的冲蚀切削,现在苏联谢列米切沃村被一片新淤积的宽约二百多米,长约三公里的岛滩柳丛遮住,江道向我岸推移二百五十余米。
第二,盲目无计划地挖掘排水支干渠道,不合理地在江河岸边开凿出水口道。松花江沿岸这方面的实例可说是不胜枚举。仅以乌苏里江而论,上自松阿察河口,下至抚远的乌苏镇,一九五八年以来,挖掘的排水主干渠道,有几十余处之多,有半数是插入江的歧流港汊或支河道,这样的排水渠道,水土流失也是有的,但从表象来看,还不太明显。有些是直插入江道,这些工程设计人员,只考虑将地面的积水排出就算了事,没有顾及到新从江岸边上开凿一条出水口道对堤岸带来的严重危害。由于水流的冲刷与切削,积年日久,不仅把陆地上大量泥水冲入江流,而且又是加大江岸切削塌陷的重要根源。以饶河县城北六公里处的王家店排干渠道为例,未凿出水口道前,曾是一片南北相连完好的陡堤岸,一九五九年开凿排水口道后,仅二十年的时间,不到二米宽的出水口,冲蚀成三十多米宽的出水沟槽,每逢汛潮,由于内水的宣泄,加之江水的冲刷,堤岸切削塌陷速度比过去高出一倍以上,且由于排水道下口切削的加快,出水口道以上的江岸也无以自保,形成出水口道下侧切削多少,而口道以上切削量也不减分毫。这一地段原来并非冲蚀最严重地段,但自一九五九年开凿排水口道之后,冲蚀明显加剧,至一九八二年二十三年间,江岸的切削冲蚀宽度多达五十余米。一九六七年,县城机关学校在此栽植江防护岸林时,江边原生有零散树木,里边还有一条人行茅道,茅道往里,还有一条四米多宽的马车通道,离开马车道三米多远才开始植树,这样从第一行树至江边有十三米宽的空间地带,到现在仅仅十五年的时间,林带以外至江岸的人马车道空闲地不见了,而且林带的树木又被冲蚀四至五行,实际冲蚀掉的堤岸达三十余米,开凿出水口道地段,冲蚀的土地宽达五十余米,而在对岸的毕金河口之旁,泥沙不断淤积,二十多年间,此段苏境岸滩增宽足有六七十米。这是本地人有目共睹的事实,而且冲蚀仍在继续不断地发展之中,这仅仅是其中一例。饶河县沿乌苏里江共有一百二十八公里的江岸线,由于以上各种原因,造成不同程度的水土冲蚀地段有一百一十八公里,不受冲蚀地段仅仅不足十公里,冲蚀最小的年仅二米,冲蚀严重的地段,年宽高达四至五米,平均起来计算,每年被冲蚀掉的国土有三十二公顷之多,这是根本不带夸张的实际估算。依此类推,一百年将有三千二百公顷土地被送走,何况饶河县并不是水土冲蚀严重的地带。松花江下游的各县以及黑龙江下游的绥滨、同江、抚远,年冲蚀江岸最宽高达六米之多,绥滨县的沿黑龙江岸边的中兴公社至建边公社一段,据测自一九四五年至一九八三年三十七年的时间,被切削的江岸最宽处达到四百多米,当然这样的冲蚀不完全是以上诸原因,还有其它因素,以下再分别述及。这种情势持续下去,不消几百年,黑松乌三江平原的二个三角地带的存在都将成为疑题了。
第三,沙俄及后来的苏联单方面任意在黑乌二江疏浚航道,也是加大我国岸边冲蚀塌陷的另一个重要原因。黑乌二江,自本世纪以来,沙俄即单方用挖泥船疏浚江道,后来的苏联一仍旧辙。由于我们对此茫然无知,从不加以干涉或过问,致使苏俄为所欲为,从我侧江底挖掘泥沙,然后倾倒于苏侧江流。一九一五年前后,俄国用挖泥船挖掘乌苏里江大班河口以下歧汜里的泥沙,倾倒于江的正流,其后不断挖掘,借汛期洪流将江的正流航道推向我侧的港汊中,而使正流淤浅,将乌苏里江最大的岛屿———大西通岛(总面积十七平方公里)攫为俄国所有,直到今天,这一段约为十二公里的原江道正流变为苏联的内河。由于正流的向西推移,使我岸边切削塌陷日趋严重,半个世纪,西通大岛西侧我境歧汜内新冲开的江道,塌岸一百余米。一九五六年以来,苏联又在饶河县城南十五至二十公里处我大礼岛内侧港汊用挖泥船挖掘泥沙,然后倒入岛的东侧,连续挖掘二三年的时间,将主航道引向大礼岛的西侧我国的港汊中,不仅造成我国江岸冲蚀加剧,而且大礼上岛也被苏方霸占去了(现为双方争议岛一九九五年根据两国边境协议,又划归中国)。以上是仅举的乌苏里江的二个例子,上自虎头下至抚远,类似情形多起。黑龙江这样的情况,定不比乌苏里江为少。由于这方面原因造成的江流改道,江岸严重冲蚀切削也是十分严重的,也由于长期以来,中国人对国土不加重视,加之解放后与苏联之友好,人们不敢对苏联提个不字,虽有爱国之心,也是敢怒而不敢言,以致使其为所欲为,给我们的边境国土蒙受无可挽回的损失。虽然一九六五年以后,我们对苏联单方用挖泥船在黑乌二江上任意疏浚江道提出异议,但往事己成事实,已是无可挽回。
第四,不合理的河道治理和水利设施,也是造成水土流失的一个原因。国家在治理三江平原的规划中,重开别拉洪河人工河道一百一十公里,排干与支渠总长不下一千公里,总土方量七千七百四十万立方米,总投资一亿一千多万元。其目的,在于排除别拉洪河沿岸潴留的积水,开发更多的农田。据我个人观察,其实际效用,并不能将原有河道填平,同时人工河道两旁堤岸高陡,并不能尽收两旁的积水,只能毁掉沿河一万五千余亩平展的良田,尽管坡降不大(八千分之一)因为所开二条河道直插江河,必将带来更多的水土流失。工程设计,也是只考虑农田开发,而没有详细考究水土流失的问题。
另一个大的举措,就是所谓要排除挠力河的积水,一说,挠力河两岸之所以积水,主要是河道弯曲,将弯凿开取直,挠力河沿岸的内涝即会排除,又可垦出一、二万公顷良田,云云。依据我个人的观察,挠力河沿岸的土地绝大部分已经开发,剩下的河泛区已不应再开,何况这有限的河泛地带,还生长着芦苇、小叶章、薹草、蜜源及各种经济植物,保护利用起来,未必比垦成农田对国家贡献小,何况这样对保护国土免受冲蚀有直接的好处,而且潴积的水域又是养鱼的大好场所,宽阔的草野又可发展畜牧养殖,为什么不能这样全面去考虑开发利用呢而提起开发便要把个原野非开个山穷水尽不可,我的看法,挠力河道的曲折多弯,究其因,正是由于它所经地带地势低平,坡降特小,故此才形成的潴积,如将所有河弯凿开取直,不仅会造成大量的水土流失,失去了鱼类生存和繁殖条件,而且是劳民伤财之举,洪泛时期,积水同样不能很快宣泄下排,因为挠力河水流的宣泄,不完全取决于挠力河本身,而更重要的是决定于乌苏里江的容水量及其宣泄能力。洪水期,乌苏里江吸收千川百河,本已盈溢,每天所能接纳各支流的水量也是有限度的,只能按其容水能力和宣泄速度渐渐的吸收,不能把挠力河水一口吞掉。有时江水向河里倒灌逆涨就是这个道理。因此,尽管你把河弯取直,积水也不能立时宣泄。这就是结论。
综上所述,如何开发利用祖国的土地,边疆和内地决不能等同看待,尤其是国境地带的土地开发,更要特别审慎。为此,提出以下几点不成熟的意见,供领导及各位专家学者们之参考。
第一,对边境地带土地开发利用,不论任何措施,首先要考虑到保护国土免受冲蚀,这就是既取其利,切防其弊。凡有举措,不论多大收益,如果有伤国土的保护,造成大量水土流失,宁舍其利,而不能取其弊,这就是一切从事四化建设者们在开发建设边疆的事业中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决不能只考虑部门的眼前的局部利益,而不顾及国家的长远的整体利益。
第二,国境地带(至少应在二百公里范围之内),土地开发,应该有一定的限度,天然地被与垦植的农田,应该为
1:1的比例,即各占一半,决不能像内地开得山穷水尽的地步。这样,剩下的百分之五十的天然地被或林或草原,用于发展林牧副渔等多种生产。尤其是应依照当地的自然条件,多发展一些养殖业(如养蜂、貂、鹿、貉、狐、等)和牧业,有些地带应直接划为自然保护区,以利于各种野生植物的繁殖与生长。如果不掌握这个原则,将边境地带的自然资源开发得山穷水尽,任凭你措施再好,也难免不造成大量的水土流失的。做到这一点,也涉及到人口的密度问题,边境地带,既不能无人守持,也严防人烟过密。
第三,切实加强边境河流两岸的水土保持,凡边境河流如黑龙江乌苏里江沿岸,起码在一公里的宽度范围之内,应划为禁垦区或自然保护区,对限内的一切草木,必须予以认真的封禁保护,严禁乱砍滥伐,严禁取沙取石,破坏边境地带的自然风披。一华里之内,绝对禁止开垦。凡过去已经开发的土地,视其地块大小多少,凡不利水土保持者,应予以一部大部或全部退耕还林还草;取砂取石,更应立即勒令禁止。黑乌两江沿岸,自一九六九年以来成立了若干边防护岸林场,现皆有名无实。应勒令其切实将沿江地带的自然生态管护起来,无边防林场的应该按段分工包干管护。松花江,牡丹江、嫩江,呼兰河、倭肯河、穆棱河等较大的内河(通向边境)沿岸,每岸起码要有一华里至少要有二百米宽的封护区;一般的河流两旁,也应有三十至五十米宽的地段划为封护区,只准栽树养草,不许开垦种植。这样的规定,使之成为法律或制度,代代相传,人各严守,任何人不得随意亵渎或破坏。江岸冲蚀严重的地段,根据国家经济能力,有计划地、重点地段应修筑防洪石坝,以减缓江水的冲激力,制止或减弱江岸的切削与塌陷。
第四,设置边境地带水土保护机关,可以由各级环境保护部门及外事部门协同担任,负责监督审查边境地带的农垦、水利设置及建筑施工。凡违背水土保护规定,造成国土流失的举措,必须立即予以制止或取缔,严重者应追究法律责任,坚决禁止随意在江岸上开凿排水沟道,必须开凿时,应经国土保护部门审查批准,做好护坡设施后,方准进行,如用混凝土修成排水渡槽延伸至水面,不使直接冲激崖岸,否则一律不准施工。
第五,坚持已有的边境航道,凡外国船只进入边境河道疏浚时,必须经国家允许同意,定好航道走向,达成疏浚协议,方准进行。对侵凌或危及我国国土安全的行为和做法,应立即报告中央,与之提出交涉与抗议,坚决予以制止。
第六,对治理边境河道及排泄工程方案,要全面进行审查,对造成国土流失严重的工程方案,应立即予以修正或停止。三江平原治理别拉洪河的排干工程,应全面审度上述原则,调查水土流失程度,即是继续进行,在人工河道通向挠力河及乌苏里江处的出水口道,也应加设人工防护措施。至于挠力河取直的计划,将是徒劳的,断不可采取。
第七,自中央到省、地、县、公社、村屯,各级党政领导都要加强对边境地带自然生态保护和水土保持工作的领导,对人民亦应经常不断地进行热爱祖国的教育,加强科学与法制的教育,提高全体人民的爱国主义觉悟和科学文化水平,自觉地遵守国家的政策法令,保护边境地带的自然景观与国土的安全,减少与制止边境地带的国土流失。
同时,各级领导还应特别注意观察自然界的规律。我个人的经验,要认识与掌握一条江河,一个流域或是一个地区的自然生态或自然气候变化规律,没有十五至二十年的时间,得不出正确的结论,这决不是行政官员们依照个人的凭空想象或想当然可以动辄所决定的。因此,不论任何一个防护工程或行动举措,都必须经过专家们反复调查研究,广泛地征求当地群众的意见(真知灼见),而后提出方案,再报请行政领导批准施行。在我们过去的年代里,只凭行政长官想当然动辄决定的举措,给国家和人民造成的损失,已经是相当不少的,前车之覆,不可不鉴也。
不要以为我们国家还有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小小一点水土流失算得了什么秦朝李斯在《谏逐客书》中说:“泰山不攘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祖国的疆域再大,也是由一颗颗微小的土粒组合集聚而成的,因此,对国土来说,就应是微尘不攘,寸土必争。这就是每个具有爱国之心的中国公民所必须持有的态度和信念。
黑龙江省饶河县 县志办公室 姚中山晋拜上。
一九八二年十一月九日于佳木斯



关于对我国森林资源的管护向全国人大国务院的紧急呼吁


有道是国家大事,匹夫有责。我以一普通公民的身份向中央向上级提出如下紧急呼吁,请为之考虑:
一,我们国家还有几片原始森林中央对我国仅有的一点点比黄金都宝贵的原始林基地有没有个长远的基本方策是使这些原生林地永远保全下去、还是把它砍伐光了之后,引进人口、垦成农田,逐渐再变成黄土高原、直到我国原生林地全部毁灭为止
二,中央林业部对下属林业部门,在原有森林全部被砍伐一空的情势下,是坚持封山育林植树造林发展多种生产以自养,还是发不出工资便继续向林地大举进攻———毁林开荒,实行自杀政策
三、我国现有的原始林区划给林业事企业所有,咋砍咋伐都有理,是否应成为一种特权不受地方政府的监督和检查,不受人民群众的监督、只凭林业部门本身,能管好吗林业部门不带头管好自己,只去管卡别人,不让群众烧好柴,自己依恃部门的特权,照顾职工的利益,带头烧好柴,社会上的不正之风、必然反映到林业战线,走私贩运,乱砍滥伐、超采超伐、抢伐抢垦,拉关系等等,民众能不偷伐偷垦,滥捕滥猎吗政府想制止的,林业部门却批准了、互相扯皮,谁也管不了。
四、一个林区县份,地方党委和政府的工作重点,是否应该在保护好现有森林资源的基础上去发展农业,还是森林划给森工企业,派几名警察就算完事,地方政府不当家作主管林业,无权干预林业,只管发展农业,怎样毁垦山林乱捕野兽也无人去管,只管打来粮食就行,长此下去,我国原生林地的覆灭还需多久吗中央和省级以上机关,不发话,不明确下面的工作重点、县、乡政府能够推得开吗
五、要知道,我国原生林地所剩无几,它不仅是多种林木的生产基地,而且每一片原生林地都是由数百种至几千种植物组合的群体,是一个多种资源的宝库,实践证明,原始森林砍伐了,只要不破坏地被,封护起来,过了几年或几十年之后,原有的林木植物是完全可以恢复的,反之,将树根刨掉,开成农田,便永远不能再生了,历史的经验是值得吸取的、向森林里建村布点,便是对森林的洗劫,我国的原始森林就这样一块一块地被吃掉,剩下有限的几片原生林地,难道还要把它全部吃掉吗林缘间即是有少量散生林或草地,应看做它是森林的组成部份,对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促进林木生长,都是不可缺少的。保护好林业资源也是开发,难道只有把它砍光吃掉全部垦成农田才算开发吗民众只顾眼前利益,是可以原谅的,难道为民之父母———上级政府,不高瞻远瞩,不考虑永远之计,只顾眼前快,算是对人民负责吗为此我提出:
1、我国今天,从生态学观点来看,本已无荒可开,现在国家还一再地提倡开荒、难道只有开得山穷水尽的地步才为止吗
2、国境地带,边境河流开荒,是否要有个禁限范围黑龙江省的饶河县,乌苏里江沿岸年坍塌流失土地面积达三十二公顷,黑、松、乌三条江将是多少长江年输沙六亿吨,黄河十六亿吨,但流至渤海、东海仍不失为国土,国境河流,流失的国土送到鄂霍茨克海,又将是什么意义难道中央不应对此作久远的考虑吗
3、在林区建立居民点引进人口,国家是否应该有个禁限规定是否应该有个严格的审查批准手续还是县乡村或林业局、林场、农场自己随意决定,愿意怎样建或建在哪都行
4、在林区开荒,尤其毁林开荒,应否有个禁限伐掉多大林地面积要经哪级政府批准
六、林业部门是毁灭森林的最大祸首。我国长期以来对原生林区和非林区采取同等压造林任务的政策,无林地方,大抓造林是对的,有林的地方,难道封山育林就不算成绩了吗现在形成了已有的天然次生林不算林,非把它们一片片地砍光了,再造上纯一色的杉木(南方)或松树(北方)才算数、致造成乱砍滥伐合法化,许多林业部门为了伐树卖钱或解决本场内职工的烧柴用材,将现有的林木全部砍掉,名曰“次生林改造”,以此自欺欺人,欺骗国家,既卖了钱,还骗取了国家造林投资。国家天天喊保护生态,而实际施行的正是毁灭生态平衡,毁灭多种林木,毁灭植物群体,难到中央林业部门对此不应给以严格的限制吗对林区封育一亩原生林地和造一亩林不应同等待遇吗非要砍掉大树栽小树不可。
七、现在林区如一块唐僧肉,四面八方的人都涌向林区,来争抢资源,以开发为名,行掠夺破坏之实,以完达山林区的饶河县为例,六十年代,森林面积还占55%以上,由于农场、森工各自说了算,地方政府无统一的开发方策,山水林田不能统一规划,致造成地方、森工、农垦三家各自争抢地盘,争垦荒、争建点,将大片不应开垦的山林毁垦了。由于向山林中建村建点,引进人口,对森林的破坏性越来越大。到八十年代,森林面积剩不到总面积40%,尤其开放以来,各地的人更大批向林区涌进,许多村屯,盲目流入人口超过原住人口,成了超生游击队的避风港,森工部门抢先将村屯附近的大树伐掉,过量采伐,往森林腹地招雇大宗人口,毁林种地,地方民众也照此,在四周围乱垦滥伐,致使这一个全国有名的“蜜蜂之乡” “参茸王国“,薇菜、蕨菜、五味子、灰鼠.麝鼠、元皮,山参产量均占全国第一位的特产之区,变成了乱砍滥伐,乱捕乱猎成风,无人能管得了,也无法管得住,特产资源行将破灭的地方,椴树伐光了,鲜黄檗罗树皮剥光了,虎绝迹了,鹿打光了,有的盲目流入人员竟潜入原始林将一搂多粗的水曲柳打成木柈卖钱,有的还将跃跃欲试要继续往林区建新村,立新居民点,此一趋势,如不及早加以限制,整个完达山,可以说东北原始林区,要不了几年就将全部被毁垦一空,变成荒山秃岭,其所得无以偿其失,中央每年拿出巨额投资绿化荒地荒山,还绿化不上去,现有的林业基地,为什么非要让它毁灭掉了,再去营造林呢要知道人工造林再多,即使绿色被覆达到百分之六十以上,也代替不了原生地被原生林。
八、不依靠各级党委政府发动全民抓山林,只靠设置林业站、设关卡森林警察,结果关卡越多,弊病越大,鹿及各种野兽都让一些特权部门和自流人员打光了,不法分子专靠贿赂林业关卡进行乱砍滥伐木材,走私,使乱砍滥伐合法化。
九、中央一再号召保护森林,保护生态,只是限在口头上,而下边许多地方实行的却是滥伐乱销,层层欺骗,中央只在抓经济效益,从中央到省、地、县、乡,谁都没有认真而实际地去过问国家森林政策法令的实际贯彻执行,只让各级林业部门自己去管,各级党委和政府主要领导不说话,不过问,不交任务,下边便不重视,能抓好吗!我国有限的几片原始林区,大多分布在边远之地,为中央及省以上领导难以觉察到,事实上,我国东北及呼盟地区,每年乱砍滥伐毁林开荒所吃掉的森林,无论从面积和木材蓄积,都超过一九八七年大兴安岭火灾所造成的损失,中央如不相信,请下来作作调查,我在此呼吁中央领导同志赶快派人深入林区来看一看,调查一下下边的真实情况,如不被一片叫好声所迷惑,你就会摸清事实的真象,这种对森林肆无忌惮的破坏行为,如不及时制止,简直就是对后代子孙不负责任,我想,中央同志如对祖国林业抱负责的态度,我相信不会对我这次的反映意见和呼吁置之不理,应该了解侵贪公物公款等不正之风是社会财富分配和占有不合理的问题,而资源的破坏,则是从有演化为无的问题,岂可等闲视之。
以上请上级为之考虑。

一九九二年三月十五日



关于封护原始林区向国务院呈送的建议信


尊敬的国务院总理阁下:
中国人有个习惯,即常常是本国人悟出的道理不算数,而被外国人认定的道理,自己才承认,才能引起重视,未免有些妄自菲薄了,我这种看法可能是很错误的。
本人是从小生长在林区,并从事二十余年林业实际工作的干部,长期观察体验,目睹我国原始森林即将走向覆灭的今天,我有话无处倾诉,无人聆听,无奈凑成了一本小册子名叫《原始森林的植树者》,以与世人切磋研磨,这不只是趣谈,而是有四分之一是提案,首先想与上级领导同志进谏,如能考虑下民的建议,不仅会减少我国森林资源之损失,而且会获得数以亿万计的长远之效益。
其中最紧要的是我想恳请首长们注意:
不要以为我国1987年大兴安岭火灾,烧毁千余万亩森林,损失巨大,实际不为各省及中央所注意的是无人禁止的毁林开荒,滥砍盗伐森林,蚕蚀森林,每两三年中消耗的原始森林,远远超出大兴安岭的火灾所毁掉的面积。大兴安岭火灾烧毁的林地,原生地被犹存,只要认真封禁保护,森林还可以恢复的,而被蚕蚀毁掉的森林变成了农田,引进人口,是永远也恢复不了的了,得之睫利,而失之久远。
尤其是林业部门自己,本来对于涌入林区的人口无能禁止,现在森林砍光了,又无禁限地提倡在森林内开荒,找出路,这就使大规模毁垦林地成为合法化,本人目睹林区如同唐僧肉,四面八方都来图谋垦占。此问题不引起中央及各级政府的注意,采取果断措施,我国原生林地的全部毁灭将是指日可待的,危兮、危矣!
原生林地,我国所剩无几,尽管如此,它仍是我国动植物资源的渊薮和根本,我不忍心见到我国原生林地毁灭净尽,有道是国家大事匹夫有责,一切忠国之士,如不是对于祖国持欺骗敷衍态度,能下来认真看看、观察观察。聆听下边的实际情况,他就不难发现一切症结之所在,便可即速采取措施制止这一趋势的发展,详见《原始森林的植树者》中的各项提案,一切举措的推行,都应该是极其谨慎的。
以上敬请批评指正。

黑龙江省饶河县县志办公室姚中山晋。
一九九一年六月六日




致黑龙江省林学会建议信


黑龙江省林学会并林业厅厅长:
你们好:我是一个从事十七年林业工作的国家干部,现在虽然不做林业工作了,但我每时每刻总是在想着祖国的林业事业,我总是企盼祖国大地能早一天臻绿,但是我所看到的正同愿望相反,不但不能扩大森林覆盖率,反而原来绿化的地方日益减退。这除了森工部门采伐不合理,或过量采伐之外,最大的症结是政策上的问题,依据我个人的看法,在黑龙江省来说,就是无区别的一概强调人工造林,下达造林几万亩,几千亩,对于一些森林地被破坏严重的地方,强调造林是对的,但对于森林及地被完好的地方比如饶河等地,遍地都是森林,有些地方虽然原始地貌已经毁坏,变成了次生林地,只要很好地封护起来,有十年八年,都会成为很好的森林,对其中残缺的地方或森林中的闲地,加以补植是很实际的,这样,不但节省国家育苗及造林的资金,而且成林时间快速,又勿须像人工林那样投放大量的人工抚育,这是恢复国家原生地被和天然林的多快好省的绝妙措施。但是现在上至中央、下至省地,对封山育林一概不提,一律强调人工造林,一律布置造林任务,迫使一些地被完好的林区,不论国营或群众,破坏次生林成为合法化、将本来生长完好的幼壮天然林成片毁掉,名之曰‘造林整地”或曰“次生林改造”,真是自欺欺人欺国家。又加可以取柴,还可卖钱,增加收入。形成砍大树,栽小树。砍除原生的杨柞桦,栽纯一的落叶松、樟子松,不仅延缓了成林时间,而且劳民伤财。国家天天喊保持生态平衡,这样的做法,其结果正是在破坏生态平衡。为此,我不能不向上级领导大声疾呼,赶快勒马收缰,还是依照各地的实际情况决定政策吧。对林区,特别是天然地被完好的林区,把如何保护好现有林木———即封山育林放在第一位。给他们多下达一些抚育天然幼壮林和封山育林任务,一封十年,再进行抚育,而后再封护起来直至达到采伐年龄。现在人们对原始天然林都以为那不算是林,只有砍了再造,才是绿化行动。尤其近年划给群众大片次生林,很多人,虽然住在林区,但是他们不懂林业的规律,分下去的山林,一下子砍光,说什么杨桦树没什么出息,一律栽落叶松,樟子松。正由于这样,一片片本来森林覆盖完好的林地,被砍成光秃。国营林场为了执行上边下达的造林任务,没空地造,不造又无投资,也只得去砍大树栽小树。一些领导同志,也由于对林木生长规律性认识不足,只是人云人云,人然亦然,看别的地方人工林成片,是成绩,天然林,再封护,也看不出成果。正由于这样,给国家每年造成损失无可统计!万望上级首长,采取措施扭转上述偏向,不知我的意见正确与否,敬希批评指正。我是一个林业老兵,离开林业岗位十有余年,回头谈论林业实在是狗咬耗子。但是我想,林业是全民的事业,有道是祖国建设,人人有责,所以才不厌其烦地又写了以上这些文字。
饶河县志编纂办公室姚中山晋
一九八八年一月七日




黑龙江省林业厅复信


中山晋同志:
您一月七日来信已收悉,首先对您为此关心林业建设,表示衷心感谢。收到您的来信后,省厅张占德厅长、金祥根副厅长都仔细的阅读了,并做了批示:“这个意见很好,请国营林场局去研究森林分类指导中认真考虑吸取,并回信表示感谢”。
您所反映的问题.确实存在,也较普遍。省里曾采取一些措施,如先造后改、在试验中严格控制改造等等,但这一问题并未彻底扭转。我们认为您的意见很好,对我省的林业建设是有益的。并考虑在今后编制森林经营方案,对森林实行划分类型经营,进一步解决这一问题。把我们传统性的行之有效的培育手段———封山育林摆到日程上来。采取多种手段多条措施培育和发展森林资源,加速我省的林业建设。
敬礼
国营林场局
范启良
一月十九日




封山育林为富县久计
致饶河具委书记曲凤仪同志的信
(本文已经曲风仪书记批示转发全饶河县)


曲书记:
兹将我县山水林田的开发现状及其长远构想,提出个人一点看法,仅供领导同志参考。望批评指正。
俗语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无论对个人、集体或国家来说,都是这样。做事没有长远打算,推着干,发展来去,必然要遇到意想不到的损失和麻烦,其后果将是无可挽回的。因此无论单位或国家,都必须根据本身的实际情况定出长期的县策、省策、国策,这些基本方策,是不可动摇的,无论受什么情况的变化和影响,基本方策是不可随意改变的,有的要用法律形式固定下来,这就是要保证长远利益的实现,必须有其严肃性。保证常远利益实现的法律的贯彻施行,就是党和国家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首要职责,只有在不违背不破坏长远利益的前提下,来从事现时的生产与开发。才是正确可行的。
所以毛主席说,人类的历史就是由自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的历史。就是说,人类对待大自然盲目破坏了几千年,吃了不少苦头,渐渐的觉悟了,要按照自然规律办事,人类要自己掌握自己的命运。谁来掌握这个命运,首先就是国家的各级领导层。
在科学发展的今天,对山水林田自然资源怎样保护与开发利用,世界上是不乏其例的。美国与前苏联的森林覆盖率都占国土总面积的40%以上,长期以来没有因为经济开发使森林面积有所减少。加拿大森林覆盖率始终占国土总面积70%以上。第二经济大国的日本,人口密度比中国高三倍,战后五十年代,森林覆盖率只有40%左右,日本人说,原木、货物可以进口,而森林资源,自然风光,生态环境是不能进口的。国策既定,仅仅封禁保护了二十多年,到了七十年代,日本的森林覆盖率已提高到占国土总面积的60%以上,最近中央电视台报道日本进入九十年代,森林覆盖率已超过70%,跃居世界前列,日本在最困难的时期,也没有乱砍滥伐毁林开荒,在电视里我们看不到日本有梯田,日本国土虽小,人口最密,但到处都是绿树成荫,鸟语花香,这是比较突出的。美国威廉氏曾说,最好是三分之一森林,三分之一的草野,三分之一农田。我国距这个目标还相差得很远。
我国原来也是个森林茂密的国家,据我国的自然地形,专家们推测,远在唐虞时期,森林覆盖率占总国土面积(按现辖域算)60%以上,由于几千年盲目破坏的结果,到建国初期,森林覆盖率剩不足8.9%,解放后经过四十多年的绿化和封护,到八十年代,森林覆盖率才达到不足1l%,而且原生林一直呈下降趋势。就东三省而言,原来森林面积在70%以上,仅仅不到一百年的时间,现在剩不到20%左右;黑龙江省森林覆盖率占38%,现在由于过量的采伐,乱砍滥伐,毁林开荒,现在实有覆盖率不过30%,目前无论在木材蓄积量或面积也都呈回缩趋势。我县原是一个遍布森林的县份,森林覆盖率几占80%以上,由于数十年的开发与破坏,到东北光复时仅剩有占总面积50%左右。国家为了保护森林资源;禁止乱砍滥伐;禁止毁林开荒,实行护林防火;十五度以上坡地禁止开荒;陡坡耕地实行退耕还林;全面实行封山育林;禁止砍伐开花蜜源树种……等一系列林业政策法令并采取了行之有效的措施,到1956年,森林覆盖率恢复到占全县总面积的75%左右。自1958年大规模开发以来,尤其是七十年代开荒建点以来,对森林资源破坏得最严重。特别是实行改革开放以来,只要为效益,只要为了创收,咋干都有理,原来省政府规定沿江一公里之内为国土保持封禁区,不准开垦的规定,无人再理会了,水土保持无人过问,土地可以直开到江边河边,水土流失日益加剧,三十年间,仅挠力河口以下冲积出一个七里多长的大岛,星罗棋布的鱼泡子干涸了,鱼产量较六十年代下降了80%,乌苏里江沿岸每年因洪水冲蚀坍塌的堤岸达32公顷之多。本县原是全国有名的“蜜蜂之乡” ,无一个村不养蜜蜂,最高蜂蜜产量达68万余斤。由于在林区或林缘建立了六十多个村屯,居民乱剥黄檗树皮卖药,乱伐椴树做菜墩,做门窗料,目前在西林子,三人班、小佳河、大佳河,山里、西丰等乡镇,居民点附近暖壶粗的椴树都偷伐一空,蜜源没有了,现在全县仅剩有不到四分之一的村屯养蜂。北部挠力河沿岸的毛水苏蜜源四万多亩,一九七八年秋季流动放养蜜蜂时,每亩可纳五箱蜜蜂,每箱蜂仅一个月时间,即收500—700斤蜂蜜,本应长期加以保护,由于省里奖励开荒,每亩投给35—40元,县里为了得到省里上百万元投资,花期一过,将蜜源毛水苏草地全部开光。从前本县无一山无树,从小佳河至西丰路两侧,尤其是山里至小根菜嘴子全是茂密的森林,现在不仅树木砍光,而且荒山秃山连连出现。尤其是近几年大豆价格提高,全县各乡镇村屯,无一处考虑原有的山水林田规划,认真执行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牧则牧,省 市、县、乡各级领导无人过问政策法令,有如本世纪初跑马占荒乱垦乱开,谁占谁有之势。山间沟谷,林间草地,从生态学方面来考虑,都是涵养水源的水土保持区,属于森林的组成部分,绝对禁止开垦,但是近几年来,乱开乱垦,无有禁限,仿佛森林是废物,畜牧也不须考虑,唯有开地是天经地义。谁也不去阻拦。森工企业怕地被人抢,也在森林腹地拉亲套友大面积的包伐包垦,毁垦的林地八万余亩。县属林业部门也怕林地被别人开了,以营造速生丰产林名目大片包垦,几年来山里林业站、大通河、森川、西风嘴子一带开垦不下万余亩,凡是开成了地,就不要期望它再能恢复成林。至于农村,凡在林区内建一个村屯,不到五年时间,周围三———五里路之内的白桦皮剥光了,用来引火,黄檗罗皮剥了卖药,杨树伐倒采冬青卖药。椴树伐来做房料割菜墩,至于烧柴,更是无有禁限,据县林业局估算1982年冬仅附近西林子、大通河、三人班等乡民众偷伐国家森林卖给县内筷子厂的杨原木,至少在四五千立方米之数,有的厂国家无调拨木材指标,全是盗伐盗买盗卖。少数林业职工内部也干些破坏国家林业政策法令的勾当。由于种种原因而得不到处置,如此发展经济,振兴饶河,岂不是饮鸩止渴么!各级领导不抓林业法令的贯彻执行,仅靠林业部门本身怎能管得住呢今年把林子砍掉,即预示明年要开垦。……另方面各种野生动物,尤其是虎、熊、马鹿,已濒临灭绝。我县镇江地方,上至外七里沁河口,我国的神鹿山与俄国的苏穆罗山相对,两岸均是林莽草野没有人家,是各种兽类的国际通道。每年都从对岸越江过来大批马鹿、熊等兽类,有时也过老虎。前几年县里禁止在此中间地带建村,仅江口一个村近年也截捕不少,如在苇子沟处再建村屯毁林开荒,这条鸟兽国际通道,我们自己就堵死了,那将是拒财富于国门之外了。对此,也不能不作长远的考虑……以上这些情况,曲书记刚来乍到,许多都是不了解的。
我想饶河县的森林,不应看成饶河本县人所独有,因为它是全民的,属于国家所有。我国原始森林少得可怜,国家为此每年要支出几亿元钱造林,现有的森林资源,它不但是木材,而且是多种资源的宝库,岂不比金子还宝贵吆因此工作在林区的县乡干部,贯彻与执行国家林业政策法令,爱护和管好森林资源,理应是头等大事。是应尽的天职。何况只有森林,才能为经济开发提供资源条件,例如我县薇菜年产100余吨,占全国第一位,蜂蜜、木耳,人参,皮张在全国驰名,饶河的企业,大都靠木材做生意,人们走进饶河,赞不绝口地夸这里山清水秀,什么原因正是因为这里有森林,我可以武断地说,我们且不从经济开发方面考虑,但从自然风光生态环境方面来说,我县现有森林环境保持五十年后,外地人进到饶河的大门口就得购买观览原生自然风光的门票……这就是饶河县的优势。饶河县没有了森林,优势从何谈起!可惜,现在全县境内毁坏森林的情况是太严重了,怎能不令人忧伤垂涕呢!
当然事情发展到现在,要想解决,困难很大,决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奏效的,为此,提出以下几点不成熟的意见。供领导参酌。
一、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同志,与县内森工企业首先是东方红林业局,各国营农场协调一致,统一思想,确定本县以保护好现有森林资源为前提,农,林、牧三者都兼顾的开发原则,为本县长期不变的基本方策,任何单位都必须在国家各项林业政策法令允可之下,在山水林田全面规划范围之内,开发自己的经济与生产。任何单位不得以任何理由或借口抢占抢垦与毁坏森林与草地。
二、县委县政府召开四级干部会议,确定本县长远基本方策。使全县乡村各级干部都认识到,必须在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各项政策法令和山水林田全面规划方案的基础上来发展农业、林业、牧业和多种经营生产。增强法制观念,决不能只要为生产,咋干咋有理。逐级明确各自的山水林田规划界线,不准擅自改变,禁止一切毁林开荒和毁牧开荒。各级领导和主管部门必须以身作则,带头执行,禁止任何借口或徇私,如有违犯者必须依法严肃追究处理。
三.重申禁止乱砍滥伐、禁止砍好材做烧柴的法令。林业部门首先要严格执行,违者要加重处理,消除一切特权思想,只有这样才能带动全社会执行林业政策法令,群众才能心服口服。严禁毁林开荒和陡坡开荒,凡在15度以上的山坡开垦的农田,勒令限期退耕还林,森林部门尤其要执行;重申保护江河沿岸及岛滩上的树木的规定和边境江河沿岸禁止开荒的规定;重申镇江至苇子沟段作为鸟兽国际通道禁止开荒建村的规定;重申饶河小南山及饶河至新开流以东地域为封禁自然保护区之规定。层层建立检查制与责任制,公安司法部门,应严肃处理与裁判以上各项规定之违法案件。
四、严格控制外地农村人口的盲目流入,造成本县森林草原的乱砍滥伐乱开滥垦,人口压力也是重要方面。鉴于我县农村规模己成定型,不宜盲目充填人口,否则不但不能促进我县工农业生产之发展,势必打乱乡村规划。且对森林资源构成威胁。现在本县山林有如一块唐僧肉,四面八方都围拢来吃它……据有关部门统计,最近两三年仅是吉林及本省望奎等县盲目流入本县的人数达一万多人,除少数流入县城之外,大多数涌入农村。如永乐乡的永幸村,原有七十余户人家,近几年,盲目流入人员已达八十多户,四周是山林,不毁林开荒靠什么生存因此各乡村政府,除特殊技术人才,工业建设需要有计划地引进人口外,农村切切不要盲目落户。
五,本县居民点布设已属饱和,非经县审核特许,一律不准再建农业居民点(村屯),更不准往山林里建点或引进常住人口,亦不准个人在田野里乱建房屋住宅。近年此类情况很多,不利护林防火,不利规划,不利于边境管理。
六、取缔从个人手中买盗伐木材所办的企业。无论他们盈利多少。县委、政府应加强对干部在林业政策法令中监督与纪律检查,应能突破人情网亲戚网。各级政府干部,林业职工首先从自身作起,出现问题,严肃处理,决不手软,如迁就姑息一人,其余就如决堤之水,再也无法收拾了。古人说:“一事苟,则余皆苟矣:。”就是这个道理。法令的严肃性也即在此。
以上拉杂说了很多,讲是容易,作是很难,同时十余年来个人并不从事农林方面的工作,仅据个人所感知的一些情况,或道听途说,因此所举事例,数据不一定完全准确的,仅供领导同志工作中之参考。望批评指正。
谢谢

姚中山晋
一九九三年六月二十七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