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黑龙江省政府     双鸭山市政府

首页 政府工作报告 正文 饶河县2006年政府工作报告

饶河县2006年政府工作报告

来源:政府办 作者:佚名 发布时间:2006-11-29 访问次数:6463 责任录入:wlz



政 府 工 作 报 告

一、“十五”期间及2005年工作回顾

“十五”期间,是我县经济社会发展最快、改革开放步伐最大、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五年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1%;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9.1亿元,是“九五”投资总量的2.6倍;全县开发建设投资千万元以上项目10项,累计完成投资3.5亿元;口岸进出口贸易额年均增长60%以上;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增长17.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4.4%;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1.5%。

2005年,县政府按照县委十四届二次全会和县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决议的要求,攻坚克难,狠抓落实,圆满地完成了全年各项工作任务。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实现12.7亿元,增长12%;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1亿元,增长43.4%;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2088万元,增长6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1.3亿元,增长5.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5528元,增长8%;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1140元,增长15%;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02‰以内。

(一)国民经济快速发展,质量效益显著提高

——农业和农村工作全面加强。全县农业总产值实现4.4亿元,增长20%,粮食总产量及增幅均创历史最高水平。无公害绿色农产品种植面积达36万亩。地栽黑木耳达1280万袋。蔬菜日光节能温室已达200栋,大棚800栋,露地1万亩,对俄出口蔬菜240吨,出口创汇8.3万美元。畜牧业增加值实现5171万元,占农业增加值的32%。全县黑蜂入窖2.3万群,黄牛1.2万头,生猪1.5万头,鹿519头,珍贵毛皮动物3.7万只,名特优鱼养殖90万尾,獭兔3900只。成立了30个农村专业合作社。第二批15个扶贫开发重点村“整村推进”项目进展顺利,争取到位资金646万元。全县共发放粮食直补资金3040万元,粮种补贴资金159万元。全年共转移输出农村剩余劳动力7000余人次。

——工业经济运行质量稳步提升。全县工业增加值实现1.02亿元,增长26.7%;销售收入实现2.9亿元,增长28.5%;税金实现1925万元,增长34.4%;利润实现567万元,增长37.9%。全县民营经济发展加快,拉动作用明显增强。民营企业业户发展到56户,增加值实现5722万元,增长20.6%,拉动全县经济增长2.4个百分点。

——口岸经济发展迅猛。口岸全年过货实现9.21万吨,过客实现5.36万人次,进出口贸易额实现3.5亿美元,分别增长142%、41%、306%;依饶公路红旗岭至饶河段、口岸分流路国门至大通河乡段白色路面建设相继开工,完成了国际货运中心主体工程建设,口岸联检大厅改造正在施工。

——招商引资和项目开发成绩显著。全年完成招商引资4.68亿元,完成计划的292.8%,其中招商引资46项,到位资金2亿元,争取政策性资金45项,到位资金2.6亿元。以新大木业、国际货运中心为代表的一批招商引资项目相继落户饶河,富临门米业、大顶子山风力发电项目正在运作中。

——旅游业发展迅速。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6.6万人次,旅游收入实现5267万元,增长95%。编制完成了饶河县旅游整体规划,喀尔喀山正式被省政府批准为省级地质公园。

——城市建设步伐加快。完成了小南山景区规划和中南住宅小区、东方住宅小区修建性规划。完成了体育场、少儿活动中心、第二水源除锰和团山子岛护岸等重点工程建设,电视演播大厅主体工程已经完工。通乡公路北新阳路已完成路基建设,实现了简易通车。投资6万元,建设了1处活动公厕。对镇内111条42.6公里砂石路进行了认养维护。

——财税金融运行平稳。财政收入稳步增长,国税收入1143万元,地税收入2014万元,共向上争取政策性资金1.9亿元,保证了干部职工工资的正常发放和各项工作的正常运转。县政府自筹资金3700万元,保证了依饶公路饶河段前期、通乡公路北新阳路、口岸联检大厅改造等重点建设项目的支出,政府出资350万元购买了县砖厂土地作为政府储备用地,政府出资20余万元,利用我县著名的珍宝岛、乌苏里江、大顶子山、喀尔喀山和团山子岛等地理标志注册了系列商标,并且偿还历史欠帐1800万元。金融机构年末各项存款余额达8.7亿元,增长76%。

(二)坚持统筹协调发展,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科教工作成果显著。科技普及深入实施。我县已被确定为省级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试点县;教育工作全面加强,进一步深化了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落实了教职工全员聘用制,小学辍学率为0.018%,初中辍学率为1.93%,高中入学率达42.9%,高考本科升学率达36.4%。投资320万元完成了D级危房改造面积4000平方米。

——社区建设得到加强。继续推进“四个好”竞赛活动,加强了文化型、安全型、卫生型社区建设,全县6个社区全部实行了微机化管理,为沿江社区解决了一处办公用房。社区管理日趋规范,文体活动丰富多彩。

——文体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发展。切实加强食品、药品、医疗市场监管,保证了全县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和就医安全。县博物馆建设已纳入省“十一五”规划。我县被评为省级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婚育新风进万家先进县和全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先后举办了“金鸡鸣春”春节联欢晚会、首届“诚信家电杯”歌手大赛、饶河县纪念抗日战争胜利暨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歌咏比赛等活动。积极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先后举办了“东方开发杯”首届中国象棋赛、台球赛、春季越野长跑赛,承办了全市业余体校传统项目学校速滑赛,群众业余文化生活日益丰富。

(三)执政为民力度增强,社会大局保持稳定

——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力度加大。全年实现就业和再就业1807人,完成计划的150.6%,将8户事业单位纳入了失业保险。为1489名离退休人员按时足额支付基本养老保险金1033万元,全年扩面新增参保人员276人。全县共有66户企业2738人参加并轨,发放经济补偿金2100万元。新增参加医疗保险人员507人,并实行了IC卡管理。全县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由每人每月104元提高到120元,共累计发放保障金54.95万元。

——安全生产形势良好。完善了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体系,在全县推行了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报备制、三级安全网联络制、责任追究制,做到了措施到位,责任到人,层层落实,杜绝了重特大事故的发生。

——社会治安良好。深入开展“平安饶河”创建活动,全县刑事综合立案199起,同比下降16起,破案132起,同比增加46起。治安案件立案261起,同比下降24%,查结案件257起,查结率达98%。经济案件发案11起,破获13起(其中积案2起)。完成了110、119、122“三台合一”工作。

——信访工作不断加强。严格执行县领导信访接待日制度,共接待上访群众600余人次,及时有效地处理了农民土地纠纷、11·2废品爆炸事件、砂场搬迁和企业职工并轨等重大、疑难信访问题。

——扶贫解困行动取得新进展。全县“一帮一”实现脱贫436户,脱贫率达51%。为306户595人“三无”、重病、重残等城镇特困户办理了低保。五保户、农村受灾户和特困户近6780人次得到及时救助,发放救助资金52万元。

——利民行动扎实开展。加大了调资力度,为全县干部职工调整工资补贴12万元。为老干部解决医疗费110万元。离退休老干部特需经费由每人每年150元增加到500元。偿还2002年初县政府向全县机关干部集资修路款本息286万元。解决了4栋办公楼、住宅楼近5000平方米的集中供热问题,同时采取限温和保暖等有效措施,缓解了城市供热压力,并为财政供养人员发放取暖费补贴每人每年200元。

(四)加快职能转变,政府自身建设得到加强

全面贯彻落实《行政许可法》,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共清理收费项目9项。切实加强了民主法制建设,认真执行县委、县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定和决议,定期报告政府工作,认真办复人大代表议案50件,办理政协委员提案43件。完成了电子政务中心平台建设,饶河政府网站获国家和省“优秀政府门户网站”荣誉称号。大力推行政务公开工作,及时将群众关注的重大事项向社会公开。全年举办《行风热线》24期,解决问题20个。

2005年,我们较圆满地完成了县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各项工作任务,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县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县人大法律监督和县政协民主监督的结果,是全县广大干部群众艰苦奋斗、攻坚克难、努力拼搏的结果,是在饶中省直单位、驻饶部队、公安政法干警和农垦、森工系统真诚合作、鼎力支持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县政府向在座的各位委员,并通过你们向全县人民表示诚挚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总结过去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发展中还存在着困难和问题,工作中还存在着缺点和不足。一是农业产业化程度低,标准化程度不高,龙头企业规模小,农民增收主要靠政策扶持;二是工业基础薄弱,财源项目、生产加工型项目少,县乡财政增长缺乏后劲;三是口岸经济对县域经济的支撑作用不强,对财政的贡献率还很低;四是非公有制经济规模小,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不强;五是受财力的困扰和影响,个别工程建设项目和工作任务没有按期完成,一些历史遗留问题没有得到圆满解决。六是政府自身建设有待加强,主动学习意识不强,为政不勤、为政不廉的问题在一些公务员身上还时有发生。个别单位仍然存在着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经济发展环境还有不尽人意之处,服务效能需进一步提高。这些问题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高度重视,认真解决。

二、“十一五”期间发展目标及2006年工作总体安排

“十一五”期间,是我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承前启后,实现县域经济振兴的关键时期,我们将抢抓机遇,充分发挥生态、口岸、民族特色优势,努力把饶河建设成边贸名城、民族名区、生态名县。“十一五”期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5%;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3.5%;外贸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1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分别增长13%和15%;单位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十五”期末降低20%左右。

2006年是“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开好头、起好步至关重要。全县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以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针,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围绕县委十四届三次全委会议确定的发展思路,坚持“科教兴县”战略不动摇,以建设边贸名城、民族名区、生态名县为目标,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狠抓招商引资和项目开发与储备工作,大力发展经贸、旅游和民族产业,壮大地方工业,培植县级财源,加大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努力改善投资环境,推进城乡、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构建生态、平安、和谐饶河。全县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0.6%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左右;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9%以上;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20%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2%左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左右;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5%左右;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8‰以内;单位生产总值能源消耗下降4%左右。为实现上述目标,县政府将努力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强化“三农”工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做好新农村建设规划。搞好第二次农业普查工作。成立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制定《饶河县新农村“十一五”建设规划》,规划要落实到村,村要落实到户。今年要积极推进“一镇九个行政村”的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并逐步推开。

着力培植壮大特色农业。强力推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种植、养殖等优势特色产业,提高农业综合效益。无公害绿色农产品种植面积达到38万亩,千亩种植户达到50个。大力发展适合俄罗斯市场需求、农民受益的蔬菜种植品种和基地,逐年扩大规模。今年要采取多种方式,新建日光节能温室20栋。发展黑木耳1000万袋。新增北药种植面积1000亩。东北黑蜂达到3.2万群,名特优鱼达到95万尾;强力推进畜牧业发展,梅花鹿、马鹿养殖力争达到1000头,肉牛养殖力争达到1.3万头,珍贵毛皮动物饲养量达到5万只,使全县畜牧业总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26%以上;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全年转移输出农村剩余劳动力7500余人次。

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进一步扶持壮大东北黑蜂公司、大顶子山米业公司和双饶米业公司等龙头企业。引导和扶持农民兴办、联办各类加工企业,实现农产品转化增值。发展壮大农村合作组织,积极引导和扶持同类专业合作组织横向联合。今年力争培育2—3个示范性强、具有一定规模的农村专业合作社。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全力推进五进村的“村村通”工程。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完成城南强排站重建、大岱河灌区配套改造和珍宝岛水田开发区配套工程。完成农田水利建设土方30万立方米,桥涵40座。力争大礼岛护岸工程开工建设。争取小佳河水库及灌区项目年内立项。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持保护优先、开发有序的原则,认真落实《饶河县域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方案》,进一步健全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区域合作机制和联动执法机制,加大执法和监管力度,严厉打击破坏生态环境的违法犯罪行为。稳步推进退耕还林、还湿和“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健全湿地管理机构;严格禁止农药、化肥和生活垃圾向乌苏里江和挠力河排放,防止水体污染。规范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审批,严格执行环评和三同时制度,规范超标准排污锅炉。

健全农业保障体系。推行场、县联合,提高机械化作业水平和良种推广力度;充分发挥农技推广网络作用,开展让农民长见识、得实惠的科普之冬活动,增加科技培训频率和覆盖率。大力培养和扶持科技典型示范户,充分发挥农业科技园区的作用。逐步实现全县耕地的测土配方施肥;认真落实“两免三补”等各项惠农政策,稳定和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制度,规范并推进农村土地经营权的合理流转;推进畜牧兽医服务体系建设,做好高致病性禽流感和“W”疫病的防控工作,确保人畜安全。

着力改善乡村面貌。要以清垃圾、清路障、清柴垛、清边沟、改水、改厕、改路、改灶、改圈的“四清五改”为重点,整治农村环境。完成33.8公里的通村公路建设和8个村屯的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结合“十一五”规划,制定乡镇村屯建设规划,努力创建良好的人居环境。

(二)坚持“民营立县”,振兴地方工业

全县工业增加值实现1.13亿元,销售收入实现3.2亿元,利税实现2722万元,分别增长10%、10%和9.2%。

培育壮大骨干企业。加大政策、信贷、人才等方面的扶持力度,引导一批重点企业,通过实施资本扩张、技术创新、拓宽市场等措施,增强企业实力,重点扶持东北黑蜂公司、大顶子山米业公司、新大木业、热电厂为主的10家企业实现年销售收入超500万元、利税超20万元。

强力激活停产、半停产企业。加大政策、资金扶持力度,通过技术创新、新产品开发或采取招商引资、租赁拍卖、股份制改造、企业重组、挂靠联等办法,盘活企业存量资产,使企业重现生机。要利用金融部门信贷和核销企业呆死帐的相关政策,卸掉债务,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重点抓好县浸油厂、兴华木业等企业的重组启动工作。

突出抓好工业项目建设。大力发展以林冠下资源开发、来料加工、出口加工、农畜精深加工、采矿及加工为主的生产加工型项目,积极引进投资额大、附加值高、带动力强的立县财源项目。重点抓好大佳河乡丰收叶面肥、热电厂年产500万块免烧砖等新上项目。

积极推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继续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落实各项政策,完善推进机制,维护民营企业的合法权益。加大对民营骨干企业的扶持力度,引导民营企业规范企业管理,建立良好的银企关系,守法诚信经营。鼓励和组织民营企业家参加有关学习和培训,提高决策和管理水平。引导民营企业采取走出去、请进来,与大专院校、科研单位挂靠联的方式,进行合作开发,促进民营企业依靠科技发展壮大。

加大服务协调力度。坚持一企一策和全程服务,加大对企业的监测和协调力度,及时把握工业经济运行态势。加大资金、原料、电力和交通运输等方面的综合协调力度,及时解决企业运行中的难题。全面加强企业管理,通过集中培训和树立典型,引导企业提高管理水平和人才素质。

(三)壮大口岸经济,促进对俄经贸科技合作战略升级

口岸全年过货实现10万吨,过客实现6万人次,进出口贸易额实现3.8亿美元。

继续完善口岸基础设施。完成口岸联检大厅改造、国际货运中心、口岸分流路工程建设。做好国门现场的美化、绿化工作和国门广场的规划与设计,力争启动建设。采取企业化运作的方式,尽快购置气垫船,实现四季通关。积极推进乌苏里江大桥项目前期工作,尽早与俄哈巴边区政府达成省州级建桥协议。

大力培育外经贸主体。认真研究外经贸政策,切实落实优惠政策,积极为外经贸企业申请资金提供帮助,并招引外经贸大户落户饶河。组织人员到口岸工作先进地区参观学习。发挥相关部门的职能作用,增强服务意识,利用业余时间为外经贸企业和个体经商业户进行俄语和涉外知识的培训,形成“人人学习,全民经商”的良好氛围。

进一步拓宽合作领域。今年是中国俄罗斯年,借助我省举办一系列贸易、科技、文化交流活动,树立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和区域合作意识,在原有种植业、采集业、森林采伐等合作的基础上,向资源开发、境外加工、承包工程等合作领域拓展,全力推进对俄经贸科技合作战略升级。抓好饶河农场在俄种植、金实力公司从俄进口太平洋真鳕鱼加工项目。鼓励本地木制品企业从俄进口木材,力争实现1.5万立方米,金库公司在俄采伐进口木材5万立方米。着力调整进出口商品结构,积极探索从俄进口原煤和铁矿石的途径和办法。

加快互市贸易区建设。抓住国家开发银行支持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机遇,利用好省政府设立的融资平台,借鉴外地互市贸易区建设的成功经验,积极推进互市贸易区基础设施建设,重点解决环评审批、土地征用等难题,确保项目尽快落户园区。

(四)狠抓招商引资和项目开发,促进结构优化和产业升级

强力推进招商引资。牢固树立招商引资是振兴之本、转型之根、发展之源的思想,紧紧围绕产业和经济建设重点,抓好立县财源项目建设,大力开展重点地域、重点产业、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的招商引资活动,增强针对性,提高成功率,把招商引资推向选商择资的新阶段。继续坚持“投资不分内外,政策一律平等,服务必须到位”的原则,加强对企业的服务工作,真正形成不让投资者一事为难的良好氛围,切实巩固和扩大招商引资成果。全年招商引资到位资金力争达到3亿元。

抓好重点项目建设。抓好投资亿元以上的项目1项,1000万元以上的项目2项,500万元以上的项目3项,200万元以上的项目5项。完成依饶公路饶河段建设,做好大顶子山风力发电、乌苏里赫哲族风情园旅游开发、引乌灌渠、小佳河水库等项目建设前期工作。

加强区域经济合作。积极推进和落实第二届区域经济合作会议确定的各项工作任务,完善区域协调推进机制,整合区域资源和品牌,发挥区域优势,打造区域强势产业。继续办好一年一度的区域经济合作会议。

(五)大力开发旅游资源,推进旅游业加快发展

全年接待国内外旅游者7万人次,旅游收入实现6000万元,力争拉动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个百分点。

加强旅游市场管理。认真贯彻落实《黑龙江省旅游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加强对旅行社、旅游指定接待宾馆和购物市场等旅游行业服务质量的监督和检查,整顿旅游市场秩序,严厉打击非法从事导游和“拼缝”等不法行为,确保旅游业持续健康发展。

推进旅游景区景点的开发和建设。大力开发生态观光游和四排赫哲族民俗风情游,做好抗联战地、战史等红色旅游资源的整理开发,大力开发独具俄罗斯民族风情和风光的旅游线路,使双方旅游线路不断向内地延伸。做好依饶公路饶河段公路两侧景点景观的规划和设计工作,逐步与大顶子山、乌苏里江、南湖、四排赫哲族风情园、喀尔喀山等景区景点开发建设相衔接,达到统筹规划旅游资源、延长旅游线路、增加旅游收入的目的。今年力争大顶子山景区、喀尔喀山景区、乌苏里江风景河段列为省级风景名胜区。

加大旅游宣传推介工作力度。突出地方特色,重点开发赫哲族工艺品和富有地方特色的旅游纪念品,对区域内重点景区、旅游产品、民俗文化进行整体策划和包装,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宣传推介,提高我县知名度,拓宽境内外旅游客源市场。

培育壮大旅游产业集群。在扶持壮大现有旅游企业的同时,制定优惠政策,招引有实力、有市场的旅游企业落户饶河。力争通过招商引资在我县建设一座三星级宾馆。

(六)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加快城市建设

加强城市规划管理。按照《饶河镇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明确城市建筑风格、颜色和街道畅化、美化、绿化、亮化标准。加强规划审批与管理,严格执行建设项目多级审批制度。完成小南山风景区、新阳路新区、中南住宅小区、东方住宅小区等景区、地段的修建性规划。

抓好8项城市建设任务。完成通乡公路北新阳路、太平路、育英路(部分)白色路面建设。解决好城市供热问题。完成城市电网改造、饶河公路客运站改建工作。启动沿江公园二期粮食码头至南山段江边公园建设。做好工业开发园区道路规划和启动工作。

推进城市规范管理。加大城市管理执法力度,开展专项治理、集中整顿,要用铁的规划、铁的纪律、铁的手腕,重点清理店外店和居民区占道物,加强沿江公园、百合广场、街道两侧等市政设施管护,保持完好整洁。加强建筑企业诚信建设,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和进度。

(七)加强财税金融工作,增强财政金融的支撑能力

严征管,强化收入管理。继续深入开展税源普查,控制重点税源。严格执行“以票管费,以票核费,以票检费”的管理办法,抓好收费源头管理工作。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和罚缴分离政策,加大预算外资金和罚没收入的管理力度,严厉查处做假帐等行为,杜绝随意减免税费及坐收坐支现象的发生,确保税费足额缴库。对重点工程实行会计委派制、政府采购和预决算审查制度,节省财政资金。规范沿乌苏里江网滩餐饮业,实行严格征管。

控支出,提高理财能力。坚决执行财政支出预算制度,严格控制会议经费及行政经费、招待费、礼品费等弹性支出和不合理支出。进一步规范公务员工资,清理行政事业单位津贴补贴,自今年1月份起,发放归并津贴档案工资每人月平均120元左右。强化国有资产监管,力争盘活国有资产。逐步加大对科技、教育等公共事业的投入,提高科技、教育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要确保低保资金和救助资金按时足额发放到位。要强化审计监督,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抓争取,支撑经济发展。充分利用国家和省的各项政策,积极争取项目资金、转移支付资金、财源建设资金、政策性补助资金、较少民族发展资金和农业专项资金。充分利用国家开发银行贷款平台,切实解决企业融资和城市建设资金短缺的难题。加强金融监管,发挥金融对经济的支撑作用,积极搭建政银企对接平台,争取资金支持全县重点领域、重点项目的建设,协调金融部门加大贷款投放力度,促进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

(八)全面发展社会各项事业,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做好教育和人才工作。深化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与创新,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培养各行各业的“明白人”。积极争取政策性资金,改善办学条件,力争小佳河和西丰明德小学年内投入使用;继续实施科教兴县、人才强县战略,大力培育和引进人才,加强创新人才和实用技能人才的培养,营造人才聚集与人才发展的良好环境。

大力发展文化卫生体育事业。加强文化市场管理,继续开展“扫黄打非”专项斗争。探索科学的网吧管理长效机制。加强文物的开发和管护,着手做好小南山新石器时代遗址申报国家文物保护单位的基础工作。召开全县体育运动会,举办赫哲族建政50周年四排乡建乡20周年庆祝活动;深入实施食品、药品放心工程,规范食品、药品市场秩序;力争完成部分乡镇卫生院建设任务,做好妇幼保健院的申请工作;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继续做好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工作;发挥广播电视、政府网站等媒体作用,加强对外宣传,提高饶河的知名度和吸引力。

加快推进社区建设。调整社区管理方式和体制,解决一处办公用房,继续推进公务进社区和“四个好”竞赛活动。拓展社区服务内容,完善社区服务方式和手段,强化社区服务体系建设,努力创造和谐型、平安型、节约型社区,推进社区建设工作再上新台阶。

不断增强社会保障能力。进一步落实再就业小额担保贷款、税费减免等扶持政策,鼓励下岗职工自谋职业、自主创业。继续开发公益性岗位,优先安置特困“4050”人员就业。积极开展就业和再就业培训,提高下岗人员就业能力。强化“签约参保”工作,不断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强化社会保险基金征缴,完善监管机制,确保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继续做好医疗保险扩面工作,加强定点医疗机构和药店的监管。进一步做好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做到应保尽保。严格低保对象验审制度,实行“分类施保”。

全力维持社会稳定。制定全县安全生产发展规划,加强安全生产监管,加大执法力度,强化事故责任追究制,加快应急救援体系建设;以开展创建“平安饶河”为重点,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不断提高预防和管控社会治安的能力;认真落实信访工作责任制,探索并完善“调访一体化”工作长效机制,切实加强初信初访工作,努力把问题解决在基层。

继续实施利民行动。以提高广大群众幸福感和满意度为目标,继续落实县级领导包项推进责任机制,围绕县委全会提出的十件大事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拓展利民行动的深度和广度,确保利民行动件件落实。

建设节约型社会。把建设节约型社会作为我县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长期任务常抓不懈。制定创建节约型社会工作方案,落实领导责任制,大力提倡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倡导和鼓励发展循环经济,发展环保产业,重点抓好一批节约型社会试点,把节约变成人们的自觉行动。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以提升公民素质为核心,以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契机,加强理想信念、道德法制和诚实守信教育,深入开展文明村镇、文明社区、文明单位、文明示范窗口、文明家庭、军警民共建共育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提高全民的整体文明水平,为创建和谐饶河打下良好的基础。

统筹发展各项事业。完善统计制度,充分发挥统计工作对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作用。切实关心支持残疾人事业,加强妇女儿童和老龄工作。发挥质量技术监督的职能作用,保证生产产品的质量和食品生产的安全。进一步做好外事、侨务、物价、民族、宗教、气象、县志、档案、国家安全、人防和民兵预备役等工作。

三、进一步加强政府自身建设,为完成各项工作提供保障

当前,我县正处在加快发展、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关键时期,我们必须科学理政、依法行政、从严治政,努力建设“为民、务实、清廉、高效”的责任政府。

增强主动学习的良好意识。我们要有对知识需求的饥饿感,对本领欠缺的恐慌感,对形势不适应的危机感,增强主动学习的紧迫感,从而主动学习、善于学习。要把获取知识和掌握技能变成重新塑造自我、完善自我的过程,从而提高自身的工作能力和执政水平。政府各职能部门要以建设政治坚定、务实高效、勤政廉洁、人民满意的机关为目标,从转变职能、改进作风、搞好服务、提高效率入手,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国家的法律法规以及市场经济知识,通过学习,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本领,提高依法行政、依法办事、依法管理的水平,从而推动全县各项工作的开展。

建立依法行政的运行机制。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坚持向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工作,向政协通报情况制度,自觉接受监督。认真办好人大代表议案和政协委员提案。深入贯彻落实《行政许可法》,重点进行三个规范,即规范行政审批行为,规范行政收费行为,规范行政处罚行为。依法履行职责,强化对行政权力的监督,加强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严格执法主体资格,严厉查处不作为、乱作为的人和事,加强执法队伍建设。今年,县政府将加大对执法单位行政执法的监督检查力度,严格执行行政执法责任制、行政首长责任追究制和行政执法奖罚办法,推进法制政府建设。

提高执政为民的服务水平。牢记宗旨,利为民谋,把为民、利民、富民作为全部工作的立足点,突出政府服务职能,深入开展发展环境治理、企业服务月、机关进社区、领导下基层、干部记民情日记等活动,认真解决投资者和广大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用实际行动取信于民,造福于社会。继续办好《行风热线》节目,拓宽舆论监督、社会监督渠道,努力建设人民满意政府。

弘扬勤廉务实的工作作风。做好新一年的工作,我们必须以强烈的敬业精神,扑下身子抓主要矛盾、重点环节和关键措施,脚踏实地不浮躁,实事实干不张扬。对历年遗留的问题,我们要正视,不回避,并根据国家政策的有关规定,根据财力和现实能力逐年加以解决。要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压缩会议,减少应酬,腾出时间做更多的实事,集中精力抓好工作的落实。以实实在在的措施,在发展上求实效,让老百姓得实惠,使各项成果经得起群众的评判和历史的检验。要健全抓落实的责任机制,做到任务分解到位、责任落实到位、奖惩兑现到位、责任追究到位。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充分发挥监察、审计、财政等监管职能,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述廉评廉考廉等制度,对政府投资项目实行预算审查、公开招标、竣工审计和成本公示,让权力在制度的轨道中规范运行。坚持廉洁自律,不勒卡拿要,始终保持蓬勃朝气、昂扬锐气和浩然正气,建设勤政廉洁的责任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