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河地域文化之十七:宗教习俗

 
赫哲故里与萨满祭祀
 

    在赫哲人信仰中,天神(巴哈恩都力)为尊,属众神之神,平时供奉在赫哲人首领家中,一般族人中只能膜拜,而不可自行供奉。每到喜庆节日或偶遇重大事件,由族长带领族人共同敬奉,增添香火,借天神之威,驱除灾祸,祈求渔猎丰收,族人平安。萨满为通古斯语“巫神”之意,该教认为世界分为三界,天堂为上界,诸神所居;地面为中界,人类所居;地狱为下界,魔鬼所居。萨满神为人类除魔降妖,保佑人类幸福。

    赫哲族信奉萨满教,认为世上万物皆有灵,赫哲人认为天神(赫哲语:巴哈恩都力)是最大的神,掌管天下所有事,天神的供奉在族长家里有固定的位置,供奉天神的仪式是在有大型瘟疫来临或灾难来临或者是获得丰收时才举行。供奉时要摆上供品,由一位道法高深、德高望众的萨满主持仪式。

    赫哲族各家住宅内西北角都供不同的神——木刻神像,每逢年节必祭拜之,以保佑全家福安,人有病时求萨满神诊治。身穿萨满服,束以腰铃,全身抖动,念咒语,手舞足蹈,请求神灵医治。每逢出猎或捕鱼远行时,必跪拜萨满,尔后动身。家里的大小事情都寄托与神偶的保佑和化解。如今,在民族地区不单是赫哲人信奉天神,当地其他民族也把天神作为自己的真诚信仰,在较大节日婚丧嫁娶、出仕入学等重要事件前后都有来增添香火,以示敬意与谢意。

    赫哲族信奉的萨满有:“河神、独角龙、江神”三神之分,主要区别在帽子上、鹿角的杈数,级别分杈数多少而定。

    赫哲族先民为求出猎吉祥,渔业丰收,在每年农历“三月三”、“九月九”举行隆重的萨满鹿神舞,赫哲语叫“温吉尼”,以此为山民消灾祈福,传统的民族民间文化色彩十分浓厚。

 

天神祠
萨满请神
萨满敬神
萨满送神
“三月三”下江祭河神
 
赫哲族萨满神偶名目表
序号 神偶名称 赫哲语 备注
1 天神 巴哈恩都力 -
2 刺猬神 僧格 -
3 鹰神 阔力 -
4 治疮神 乌刹哈 -
5 鹿神 库玛克 -
6 布谷鸟神 克库 -
7 破“挡”神 阿都 -
8 三星神 五下克特 -
9 钻洞神 波尔布克 -
10 痨病神 - -
11 看家神 珠林 -
12 送信神 额其赫 -
13 火神 佛加玛玛 -
14 腿痛神 阔斯吉斯蹲特 -
15 塔头神 腾尼莫蹲特 -
16 娘娘神 苏言玛玛 黄旗
17 娘娘神 拉目玛玛 兰旗
18 娘娘神 更给玛玛 淡青旗
19 捕鱼神 木克蹲特 -
20 树神 飞龙赫 -
21 打猎神 毕汉蹲特 -
22 遇险助战神 黑额恶儿热 -
23 遇险助战神 珠日居阿京 -
24 风神 霍吞 -
25 蜥蜴神 伊斯恶嫩 -
26 蛇神 木伊戈 -
27 灶神 - -
28 送魂领路神 布云 -
29 肚痛神 阿杜 -
30 肚痛神 阿杜 -
31 山洞神 查尼 -
32 山洞神 查尼 -
33 水獭神 珠昆 -
34 头痛神 地里纹西 -
35 捕鱼神 戈日格玛 -
36 捕鱼神 戈日格玛 -
37 萨满助战神 戈尼克 -
38 萨满助战神 戈尼克 -
39 保护神 西瓦入玛玛 -
40 保护神 珠连 -
41 调兵神 萨尔卡 -
42 调兵神 萨尔卡 -
43 拖运灵魂神 伊那奇 -
44 马林神 呼入马林 -
45 马林神 莫汉马林 -
46 保护神 亚日哥 -
47 保护神 他斯合 -
48 爱米神 - -
 

    “河灯节”是赫哲族的民间传统节日,世世代代靠捕鱼为生的赫哲人每年都在农历的七月十五这天放河灯、祭河神,以此来祈祷、祝福族人平安、捕鱼丰收。关于“河灯节”有这样一个传说:相传每年从七月一日起阎王就下令打开地狱之门,让那些终年受苦受难的冤魂走出地狱,获得短期的游荡,传说在七月十五这一天所有的游魂都期盼能寄身在亲人放的莲花灯里渡过阴暗的河流去投胎,所以放河灯成为了这天最重要的祭祀活动。

    夜幕下,家家户户把用红纸、蜡烛、木板等材料制作的河灯放入乌苏里江中。江面上游动的点点灯光、岸上绚丽多彩的礼花、熊熊燃烧的火,把江畔的赫乡装扮的五彩缤纷、灯火通明,处处都洋溢着节日的气氛。人们围着篝火跳起了民族舞蹈“温基尼”,尽情抒发着心中美好的祝愿,绚丽的火光照耀在赫哲族人民的脸上,展现出他们热情洋溢、意气风发的精神面貌,显现出如今的赫哲人在党的富民政策指引下,已过上了富裕幸福的生活。

 
赫哲人制作河灯
赫哲人准备放河灯
乌苏里江放河灯
河灯节祭祀
萨满祭祀
跳起民族舞蹈“温基尼”
放灯祈福
 

    “乌日贡节”是赫哲族人一个新生的节日,诞生于1985年。“乌日贡”赫哲语是“喜庆吉日”之意,“乌日贡”集民族民间文化体育项目为一体,已正式定为赫哲族人民的节日盛会。每两年举行一次,一般在农历五、六月间举行,历时三天。 以“喜庆、欢乐、祥和”为主题,通过祈福、歌舞竞技、祭祀等形式,展现赫哲族深厚的文化底蕴,优秀的民族传统和瑰丽的时代风貌,体现了赫哲人的聪明才智、勤劳勇敢和团结奋进的民族精神。大会最突出的成绩是产生了“莫日根”奖,“莫日根”在赫哲语中是英雄勇士的称号。节日的内容丰富多采,除了各种民族体育竞技活动,还有最热闹的群众性的聚餐宴饮活动。

    乌日贡大会上,赫哲族的民间说唱文学“依玛堪”最受群众喜爱。“依玛堪”是赫哲族口传的叙事长诗,现有50多部典籍,被誉为北部亚洲原始语言艺术的活化石。它讲唱部落战争、民族兴衰、维护民族尊严和疆域完整的英雄故事,赞颂纯真的爱情,还讲述萨满求神及风俗民情,有时一唱就连续好几天。赫哲族人民喜爱音乐,善于唱歌,流传着许多民间歌曲,歌曲优美舒展,旋律奔放。2011年“伊玛堪”被列入联合国《急需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也是黑龙江省首项世界文化遗产。

 
点燃圣香
赫哲传统竞技项目——射箭
赫哲传统竞技项目——杈草球
赫哲传统竞技项目——鱼王角力
葛玉霞(赫哲族葛依克勒胡萨说唱伊玛堪《西尔达鲁莫日根》
“乌日贡”盛会上的赫哲族老人
俄罗斯那乃族应邀参加活动
 
赫哲族“乌日贡”盛会一览表
  第一届“赫哲族首届文体大会”于1985年6月28日—29日 在同江市街津口赫哲民族乡召开。
  第二届“赫哲族乌日贡大会”于1988年6月27日—28日 在同江市街津口赫哲民族乡召开。
  第三届“赫哲族乌日贡大会”于1991年6月26日—27日 在饶河县四排赫哲民族乡召开。
  第四届“赫哲族乌日贡大会”于1994年6月23日—24日 在佳木斯市郊区敖其镇赫哲民族村召开。
  第五届“赫哲族乌日贡大会”于1997年6月20日—21日 在同江市隆重开幕。由这届大会闭幕后决定,乌日贡盛会四年举办一次。
  第六届“赫哲族乌日贡大会”于2001年7月5日—7日 在饶河县举行。其规模之大、来宾层次之高和文艺演出盛况均创历史之最。
  第七届“赫哲族乌日贡大会”于2005年6月21日—22日 在佳木斯市抚远县召开。
  第八届“赫哲族乌日贡大会”于2009年6月7日—8日 在佳木斯市敖其镇召开。
  第一届“双鸭山市赫哲族乌日贡大会”于2007年7月13日 在饶河县四排赫哲族乡隆重举行。
 
妙音寺礼佛与赶庙会
 
 
 
 
 
 
 
 
 
基督教信众与庆圣诞
 
 
 
 
 
 
 
 
 
 
 
 

饶河县宗教发展概况


    因本县地处偏远,交通、通讯不便,信众受家庭条件和文化程度等因素影响,县域内宗教活动较少,西方教派更是很少传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党的宗教政策的逐步落实,宗教活动逐渐恢复,主要派别有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信众,处于个人或家庭式的松散自由宗教活动以及无固定场所的无序状态。到1989年,全县有各宗教派别的信众300人左右,占全县总人口的0.27%。信众徒主要分布在饶河镇内及个别乡镇和村屯。九十年代以后,信教人员增多,宗教活动的地域范围逐渐扩展。期间,少数人对某种宗教由研究探讨到产生兴趣,另有部分人员和个体私营者为谋求升官发财而求神拜佛,部分信众设立了不固定的宗教活动家庭聚会点。2000年开始,宗教信众徒人数达千人以上,饶河镇内的念佛堂、基督教堂也相继建成,大顶子山妙音寺复建工程动工,县内有二处宗教固定活动场所。宗教的传授方式发生改变,由过去的口传心授、耳提面命到如今有了各种版本的内部宗教出版物和视频资料,适合于自学自悟,信众徒的文化素质也在不断提高。本县的宗教活动经历了由隐蔽到公开、由地下转为地上、由少到多的发展变化过程。经县宗教主管部门调查,信教者的信教动机是对宗教信仰的崇拜,好奇而盲目的信仰和部分人为治病或寻求精神寄托。人员结构为老、弱、病和妇女居多,男性信教者约占30%。信众徒的平均年龄在45~55岁之间,年长者80岁,小者18岁以上。过去盛行于满族、赫哲族中的萨满教由于人们生活和医疗条件、思想观念及科学态度的不断提高,产生了变异和过渡,至目前已不能成为单独的宗教活动而存在,只作为演出节目或体育活动中所保留的传统项目。

    至2005年底,本县的宗教派别有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和天主教,信众徒总人数2872人,占全县总人口的1.92%。其中佛教信众徒2499人,(信徒登记在册受戒的70余人,分别为沙泥戒1人、三归28人、菩萨戒10人、五戒5人,其他信徒26人);基督教信众徒343人;伊斯兰教(穆斯林信众)21人,天主教信众徒9人(另有不愿承认并不愿登记的天主教徒30余人)。佛教信众徒居住在城镇内的人数约占40%,其他分散于名乡镇及国营农、林场。基督教信徒分布较广,在全县各乡镇均有人数不等的信众徒,但主要在饶河镇、西林子乡、大佳河乡、小佳河镇、西丰镇等;天主教信众徒主要分布在大通河乡、饶河镇等,部分信众徒分布在城镇外来人口中。县内各乡镇现有宗教活动家庭聚会点31处。

    二十年来,县宗教部门在各宗教组织自觉自愿基础上,号召和组织县域内信众徒为社会慈善和公益事业做贡献,期间累计为救助孤寡老人、扶持贫困学生、赈济受灾群众共捐款6,500余元,捐助衣物等物品2,000余件;2003年春季,广州、北京等部分地区发生“非典”疫情,县内各宗教场所共捐款人民币3,540元;为保护生态环境和野生资源,购买动物放生用款项5万余元;2005年春季,义务植树1.1万余株,面积达30余亩地。

    佛 教
    县内佛教信徒主修净土法门。净土:谓无五浊(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垢染的清净世界。净土法门亦称念佛法门,系中国佛教五大宗派之一的净宗(亦称“莲宗”),其实际创始者为唐代善导。此宗依据《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阿弥陀经》和《往生论》,专念“阿弥陀佛”名号,以期“往生”西方“净土”(极乐世界)。由于这项修行方法简便易行,所以,中唐以后曾广泛流行。“诸恶莫做,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是佛教的总则。报“四重恩”,即“国恩、父母恩、众生恩、佛恩”是佛弟子们的实修功课。众信徒每天坚持上早晚课,每个星期天诵经念佛,每半月拜忏,每个长假都打佛七,并坚持始终。如有要求做佛事者,临时安排活动。1996年以前,因无宗教组织和活动场所,信众徒皆为自行修行。1997年以后逐渐有了家庭活动点和负责人,佛教活动转入有序状态。为纪念佛教节日,县内的信众徒每年都在农历“正月初一”、“四月十八”、“六月十九”、“七月十五”等时间举行重大佛事活动。参加活动人数多时达千余人,少时5~6人,10~20人时较多。2004年8月7日,来自饶河周边地区的佛教信众徒1000余人,在建设中的妙音寺举行迎请佛像仪式,共迎请7尊黄铜佛像,最大的3尊佛像分别为“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和地藏王菩萨”。至2005年底,全县共举行重大佛事活动80余次。

    基督教
    基督教于1985年左右传入本县,并建立家庭教会,时有12人。期间,因受信众家庭和文化条件影响,发展较为缓慢。2000年5月,李长宝、于秀芬、赵桂琴、赵秀英4人筹备组建饶河基督教“三自”(自传、自治、自养)爱国运动小组及基督教堂,同时向县宗教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经研究同意,按照规定审批后于2001年11月成立了饶河县基督教会。教会依照《黑龙江省宗教事务管理条例》进行管理,遵循“三自”办教原则。教会活动为每周三、周五和周日做礼拜日,晚六时至八时信徒到教堂做礼拜,唱赞美诗,做祷告,读圣经和讲道。人数多时达百人,少时几十人,大多在70~80人左右。自2003年以后的每年平安夜、圣诞节和狂欢夜,教会都举办庆祝仪式,尤以庆圣诞(每年的12月25日)赞美演出最为热烈,聚会在“耶稣·爱你”的赞美声中开始,有合唱、独唱、舞蹈、祷告和唱诗等内容,庆典过程中信徒均发自内心地赞美耶稣,场合即庄严、神圣又充满兴奋和欢乐气氛。参加活动的人数约200人左右,以中年人居多,有部分青年男女,女性占三分之二,长者80岁,小者18岁以上。举行庆典时欢迎其他人员观看和参与。分布于各乡镇的基督教徒主要在经宗教主管部门批准的宗教活动点参加宗教活动,农闲时每周2~3次,农忙时每周1~2次,有时也停止宗教活动。至2005年底,饶河教堂的信徒发展到120人,全县有信众徒343人。

    伊斯兰教
    伊斯兰教是穆斯林的祖传信仰,至2005年底,全县有回族居民54人,县属仅有21人,由于回族及维吾尔族等伊斯兰教信仰者在全县人口较少,大部分生活在县域的国营农场,且居住分散,又无活动场所(清真寺),只能自行信仰,自我约束,遵守教规。无规模性宗教活动。

    天主教
    天主教在本县部分乡镇和个别村屯有家庭式宗教活动。主要是农闲时在自家或经县宗教主管部门批准的宗教活动点进行一些宗教活动,但由于人数较少且居住分散,无固定活动场所(天主教堂)和专职传教人员,活动始终不成规模。

 

    宗教活动场所

念佛堂:2000年6月,由居士秦献勇倡导,经县宗教事务管理办公室同意,广大信众徒捐资8.6万元人民币,在向阳路振兴街中段购买了建筑面积136平方米的民房,改建成念佛堂,10月交工并开始使用,佛殿面积100平方米,可供80人修学。堂内供奉教主释迦牟尼塑像,四壁挂有阿弥陀佛像,堂外设有法物流通处。

    妙音寺:妙音寺的恢复筹建始于1999年3月,在饶河县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上,于洪江等县人大代表提交了恢复佛教活动场所大顶子山妙音寺的建议案。同期,陈国城等县政协委员在县政协六届四次会议期间,联名提交了恢复佛教活动场所大顶子山妙音寺的提案。4月,县佛教教徒代表20余人向县政府提出恢复佛教活动场所妙音寺的书面申请,县政府予以关注和重视,同年11月12日,在县政府第26次县长办公会议上,经研究正式通过,决定同意在本县恢复佛教寺院妙音寺,并报省宗教局审批。2000年5月13日,黑龙江省宗教事务局正式批准,恢复饶河县佛教寺院妙音寺。寺院距县城20余公里,地址在西林子乡小南河村以西2.5公里处。预计占地2.5公顷,设计建筑面积约2440平方米,计划投资1000万元人民币。殿堂均采用仿古式建筑,寺院坐北朝南,分前、中、后三层正殿,即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楼。偏殿有西方三圣殿、东方三圣殿、观音殿、地藏、念华堂、五观堂(斋堂)、僧舍、法物流通处、功德亭等。是本县唯一的佛教大乘寺院,属净土宗道场,主弘念佛法门。
    2001年11至12月,妙音寺于大顶子山东麓开始建设,一期工程架设电线3000米,安装变压器1台,开通道路基础1700米。翌年5月,平整场地25000平方米。动用机械及交通工具运送砂石4000余立方米,铺设小南河村至妙音寺道路2500米。2003年8月,打井和给水工程完工,9月,斋堂基础建设完成260平方米,地下室80平方米。2004年5月,二期工程动工,至10月份,斋堂建设工程完工。截止2005年底,共投资87万元人民币,先后完成了修路、平整场地、架电、打井及五观堂(斋堂)等设施的建设。

基督教堂:2001年11月以后,经县宗教主管部门审批,饶河基督教会通过自筹资金及双鸭山市各县、区基督教会的援助,筹集5.1万元人民币,在新兴街中段东侧购买60平方米的平房民宅做教堂,时可容纳70人。随着信众徒人数的增加,原来活动场所小不够使用。2004年8月,经教会执事班子研究决定投资15万元,购买原址东侧房屋进行扩建,2005年11月18日完工并开始使用,现教堂面积为192平方米。经双鸭山市基督教会和协会批准,饶河基督教堂日常工作由李长宝执事长主持。

本县的伊斯兰教和天主教活动尚无规模,伊斯兰教有不食猪肉的习俗,其它生活习惯以近汉族,趋于大众化。

 

 

地域文化之十六:赫哲鱼宴

地域文化之十八:绿特经济

 

来源:饶河县摄影家协会   制作:饶河县电子政务管理中心   E-mail:rhdzzw@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