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文化根脉 留住历史记忆

 

    2011年,饶河县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经历了准备、实地文物调查、数据整理三个阶段的工作,共普查登记了406处遗址,遗址名录顺利通过了国家普查办核准,遗址数量在全省132个基本普查单位中占据第四位。
    饶河县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的重点是实地文物调查阶段,普查范围覆盖全县9个乡镇、5个国营农场、11个森工林场。县文物普查队,根据文物遗址分布规律,重点对乌苏里江流域、挠力河、七里沁、阿布胶河、小安河、大佳气河、小别拉洪河等重要河流流经的区域进行了调查。各类遗址登记总数达到406处,其中,复查遗址144处,新发现遗址262处,登记消失遗址22处;遗址面积从调查前的250万平方米,增加到665万平方米;新增古遗址236处,古城址8处,古墓葬5处,近现代遗址13处,有27个遗址、城址被县政府批列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本次普查中,拍摄遗址、标本照片1300余张,制作遗址地理位置图、平面示意图800余张,采集文物、标本120余件。
    在遗址质量上,我县发现的大板城址、三道岗西北城址、五道桥东北城址等相当于中原商周时期遗址、城址,新发现的兴隆村西一号遗址面积达到55.6万平方米,成为我县迄今为止发现面积最大的遗址,新发现的大板城址被评为黑龙江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十大重要发现之一。我县登记首次申报的406处遗址,得到了省普查办审验和国家普查办的核准,通过率达100%,居全省前列。
    此次普查结果证明,饶河自古以来就有人类居住,有着独特的文明进程,为东北地区,乃至东北亚地区建立新的考古学序列文化提供了实物依据。
    我县共有三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分别是位于镇内的小南山遗址、位于四排乡的马架子遗址和位于山里乡的宝顶山遗址。按照省文化厅文物保护与考古处部署,增强全县人民对文化遗址的保护,我县于2011年5月投入资金7万元启动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标志树立和保护界桩埋设工作,2012年此项工作已全部完成。


 

 

    小南山遗址  位于饶河县城乌苏里江左岸。属新石器时代遗存。一九六五年在北峰首次发现桂叶形尖状器;一九七一年在山腰首次发掘证明为新石器时期石器制造场;一九九一年在南峰之巅发现双人合葬墓,出土玉器六十二件、石器五十六件。牙饰三件。专家认为小南山遗址是黑龙江流域古代文明和古玉文化的宝库,堪称黑龙江的“牛河梁”和“金字塔”。整座山体四十五万平方米,均为重点保护区。

 

 

 

    小南山墓葬  位于饶河县乌苏里江左岸。属新石器时代遗存。一九九一年七月在主峰之巅发现双人合葬墓,出土各类随葬品一百一十七件,其中玉器六十一件,石器五十三件,牙饰三件。在出土文物中玉器种类齐全、数量巨大专家认为小南墓葬出土玉器距今七千至七千五百年左右,对墓葬遗存给予了极高的评价,称小南山是“乌苏里江畔的金字塔,黑龙江的牛河梁”。

 

 

 

    马架子遗址  位于饶河县四排赫哲族乡马架子林场东北乌苏里江左岸。为汉魏至南北朝、明、清时期文化遗存。分布面积五十万平方米。重点保护区二十五万平方米。分布有居住址和墓葬,出有夹砂黄褐陶片和泥质黑灰陶片、青花瓷片、石斧、铁镞等出土物。经专家考证,该遗址在明代称“失儿兀赤卫”。隶属奴儿干都司统辖。

 

 

 

    宝顶山遗址群  位于饶河县山里乡挠力河右岸。遗址群由宝顶山城址、山里村西遗址、山里村东遗址、光明村西北遗址组成。保护区总面积三十四万平方米。遗址群内有地表坑二百三十余个,出土物有各种素面陶、纺轮、石斧、砍砸器等。属三江平原汉魏时期典型遗址群之一。

 

 

 

来源:饶河县文物管理所   制作:饶河县电子政务管理中心   E-mail:rhdzzw@126.com